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以来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为经济组织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领域。伴随着物流活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充和发展,物流组织也在不断地涌现出新的结构和形式。物流组织形式究竟是采取自营或外包方式,还是与其他组织形成物流联盟,抑或是建立虚拟物流组织,针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一个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本文提出的基本观点是,物流组织结构和形式的发展取决于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的因素。本文以分工这一视角为切入点,对技术、制度和物流组织演变之间的关系进行经济理论研究,不仅能够从动态上解释物流组织的演进,而且从静态上为物流组织结构和形式的决策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此项研究,笔者试图将物流组织问题纳入到经济组织理论分析的框架。 除导论章外,本论文主体章节的主要研究内容摘述如下: 论文第一章针对相关文献提供一个综述,通过对物流理论、经济组织理论和物流组织决策等现有文献的梳理与评析,为进一步分析技术、制度和物流组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必要的铺垫。总的来说,直接针对物流组织的经济理论研究的文献还是相当稀少的,现有的物流组织理论尚未形成一个前后一致或统一的分析框架,也缺乏动态和历史分析的视角,因而并不足以辩证地分析物流组织的发展。从分工角度出发,将技术、制度和物流组织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研究框架有助于解决现有文献存在的问题。 论文第二章利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将技术、制度和物流组织统一在一个总体的分析框架之中。从分工和演化角度来看,个人效用是由社会技术和制度发展水平决定的。个人决策相互作用形成了自然经济、部分分工和完全分工等不同的组织和市场结构,相应也决定了物流组织结构和形式。通过把固定学习和训练成本、技术和制度纳入到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模型框架,利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来说明物流组织的决策机制。模型分析表明,无论固定学习和训练成本处于较低或者较高的阶段,都存在着物流组织结构从部分分工向完全分工演化的动力机制,也就是自营物流向第三方物流的组织变迁。 从分工角度构建了技术、制度和物流组织的统一研究框架后,还需要从技术、制度和组织三个侧面分别研究分工与物流组织之间的作用机制,这样可以进一步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关系。这就是本文第三、四、五章的主要内容。其中,第三章从技术侧面展开。研究发现,分工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源转移效应,对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影响机制是各不相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工发展不平衡性,在企业之间可以分别产生自增强或者平衡状态两种效果,而在企业内部则具有自减弱性。 第四章从制度侧面展开。研究发现,在分工与制度互动机制中交易成本起着基础作用,非实物交易以实物交易为基础,而实物交易通过物的流通来实现,由此说明了物流在分工与制度互动机制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进而从制度层面阐述了分工对于物流组织的作用机理,并且进一步研究了制度耦合对于物流组织演化的积极作用。 第五章从分工和组织演进这一侧面展开。研究发现,物流组织结构是由物流技术和制度内生决定的,从劳动分工到知识分工,物流组织结构和形式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传统物流组织是劳动分工和价值链解构的结果,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物流职能共享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以知识为介质的知识整合、共享和创新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基础。通过物流技术、制度和组织演化阶段的划分与比较,从一个侧面分析了物流组织演化规律。 最后,本论文第六章基于中国的技术创新、制度变迁和物流组织演化的历史考察,试图对上述各章的分析结论加以验证,并据此对我国物流组织结构和形式的选择给出了具有政策含义性质的指导性意见。这一历史考察表明,我国物流技术相对超前发展,而物流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而且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制度冲突和制度真空,这一现实大致决定了我国物流组织的格局。此外,物流运营一方面存在着过度竞争,而另一方面在物流管理和物流制度供给上又处于完全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状态,这种市场结构条件下,仅仅依靠物流技术和组织制度决定的物流结构和形式的被动调整来加以适应,显然是远远不能满足物流发展要求的。本文认为,从根本上讲,只能通过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的深化甚至政治改革才能解决我国物流组织和物流发展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