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铬盐生产大国,自1958年建成第一条铬盐生产线至今,先后有70余家企业生产过铬盐,在50多年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铬渣,现今全国每年新排放铬渣约60万t,累计产生铬渣量约为600万t。由于历史原因,绝大多数铬渣简单堆存,铬渣中含有的0.3~1.5%的可溶性六价铬,经降雨和地表水的冲刷,进入周围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铬渣污染场地己经列为我国土壤污染重点治理对象。以青岛红星化工厂铬渣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本研究进行了场地污染调查和修复技术实验室小试等研究,取得如下研究结果:⑴污染场地调查①场地污染严重,表层土壤中总铬与六价铬含量最大值分别为20410.9 mg/kg和6354.4 mg/kg;深层土壤中总铬与六价铬含量最大值分别为42229.8 mg/kg和7481.1 mg/kg。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均属于重度污染,总铬含量超标率为100%。场区南部区域和中部区域的铬污染较严重,且东部区域铬含量高于西部区域。②土壤六价铬和总铬含量随深度呈下降趋势,地表含量越高的地段下降越快;污染深度最深达8 m左右。③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地下水总铬含量在0.24~880.16 mg/L之间,六价铬含量在0.07~806.89 mg/L之间,地下水中铬主要以六价的形式存在,六价铬超标率100%。土壤中的六价铬能够较快速地进入到地下水中。④铬渣堆场土壤中铬以残渣态为主,弱酸提取态铬的百分含量相对较低,但浓度仍然较高,可氧化态铬在不同层次没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可还原态铬在土壤剖面中间层含量最高。⑵修复技术可行性研究①六价铬的解吸过程属于非均相扩散,解吸速率随解吸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②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清水清洗铬污染土壤的最佳工艺条件:清洗时间105 min、清洗温度50℃、振荡频率200 r/min、固液比1:40,六价铬的去除效率高达93.3%。经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影响清水清洗效率的顺序为:清洗温度>固液比>振荡频率>清洗时间,且清洗温度和固液比差异显著。③经过五级逆流清洗,土壤样品的清洗效率最高可达99.2%,清洗级数越高,清洗效率增加不明显。④铬渣污染场地土壤采用原位清洗技术能够实现六价铬的洗出,洗出效率达到88%以上;淋洗出水能够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六价铬浓度限值,洗出六价铬的单位水耗相对较大。⑤修复技术筛选的初步结论:采用异位清洗与和原位清洗相结合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