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的前提下,探讨细胞自噬、GDNF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针刺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拟揭示针刺治疗该病的自噬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验一: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针+3-MA组,每组12只。采用面神经压榨法制备面神经损伤大鼠模型。于术后1天针刺患侧地仓、颊车、翳风、合谷穴,电针10min后留针20min,总治疗时间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5天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天,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Simone10分法分别于术后1天、4天、7天、10天和13天进行行为学评分,评估面神经功能损伤及恢复情况,治疗结束后切取患侧面神经组织,运用HE染色法观察其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免疫荧光法和RT-PCR技术检测自噬水平。实验二: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针+GDNF拮抗剂组,每组12只。模型制备及针刺操作同实验一。采用Simone10分法评估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结束后切取面神经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DNF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结果:1.行为学评分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行为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评分显著降低(均P<0.01)。术后第2周,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评分升高(P<0.05,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3-MA组和针+GDNF拮抗剂组评分降低(均P<0.05)。2.面神经形态学观察镜下观察到空白组和假手术组面神经形态结构基本正常,无明显病理损伤;模型组面神经形态结构损伤,神经纤维固有的束状结构崩解消失,呈丝网状结构甚至空环状结构;针刺组面神经纤维肿胀变性,但排列较整齐;针+3-MA组面神经形态结构不完整,部分轴突和髓鞘呈点片状丧失。3.自噬水平检测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Beclin1蛋白、LC3蛋白和LC3mRNA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eclin1蛋白、LC3蛋白和LC3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P62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Beclin1和LC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P62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而LC3mRNA表达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与针刺组比较,针+3-MA组Beclin1蛋白、LC3蛋白和LC3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5,P<0.01)。4.GDNF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检测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GDNF、Rai、PI3K和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GDNF、Rai、PI3K和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GDNF、Rai、PI3K和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GDNF拮抗剂组GDNF、Rai、PI3K和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1.针刺可改善面神经运动功能和组织形态结构,从而促进面神经损伤的修复。2.针刺可能通过促进GDNF表达,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下调Beclin1及LC3的表达并上调P62的表达,抑制自噬水平,进而改善面神经运动功能,抑制GDNF的表达后,针刺对面神经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