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通过复制SD大鼠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输注三种晶体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醋酸林格氏液(勃脉力A)和7.2%高r渗氯化钠注射液(渗透浓度分别为272、294和2400 mmol/L)后,观察大鼠动脉血气和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变化、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和干/湿质量比,电镜观察海马CA1区血脑屏障(BBB)改变,免疫组化观察星型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情况。旨在评价这三种晶体液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血脑屏障和脑水肿的影响,并探讨发生的可能机制,为临床上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方法: 19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麻醉后,随机分成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醋酸林格氏液组和7.2%高渗氯化钠注射液组,每组65只,重度失血性休克[放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40%,平均动脉压(MAP)为35~45 mmHg]维持1 h后分别输入上述三种液体;测定放血前(T0)、放血1h(T1)、输液毕即刻(T2)、1h(T3)、2h(T4)动脉血Na+浓度、K+浓度、pH和血清S100B含量、脑组织EB含量和干/湿质量比,电镜观察海马CA1区BBB改变,免疫组化观察海马CA1区星型胶质细胞GFAP表达情况。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输液量和脑组织EB含量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动脉血Na+浓度、K+浓度、pH、血清S100B含量和脑组织含水量在组内和组间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最小显著性差异检验。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结果: 高渗氯化钠组T2和T3时动脉血钠含量明显高于T0(P<0.01),且输液后各时间点血钠含量都显著高于乳酸钠林格组(P<0.05)。三组T1时血钾含量显著高于T0(P<0.01),T1~T4时间点动脉血pH均显著低于T0(P<0.01),醋酸林格氏液组输注后各时间点动脉血pH均高于乳酸钠林格组(P<0.05)。三组T1~T4时间点血清S100B含量均比T0时升高(P<0.05),高渗盐水组和醋酸林格氏液组在T3和T4时显著低于乳酸钠林格组(P<0.01)。放血及输液前后脑组织EB含量无变化(P>0.05)。与T0比较,乳酸钠林格组T1~T4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都显著增加(P<0.05),高渗盐水组仅在T1时增加(P<0.05),醋酸林格氏液组在T1、T2和T3时增加(P<0.05)。三组脑组织含水量在T0和T1时无显著差异(P>0.05);T2时高渗盐水组脑组织含水量低于乳酸钠林格组(P<0.01);T3和T4t寸高渗盐水和醋酸林格氏液组都低于乳酸钠林格液组(P<0.01)。电镜下示T1时BBB发生改变,乳酸钠林格组T4时胶质细胞足突空泡化最明显,毛细血管周围水肿液最多。T1时大鼠海马星型胶质细胞GFAP表达增加,T4时乳酸钠林格组GFAP表达进一步增加,高渗盐水组和醋酸林格氏液组GFAP表达减少。
结论: 大鼠重度失血性休克(放血量占全身血容量40%,MAP为35~45mmHg,维持1h)后BBB通透性、脑组织含水量增加。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复苏时短期内加重BBB的损伤和脑水肿。用7.2%高渗氯化钠注射液和醋酸林格氏液复苏都能减轻BBB损伤和脑水肿,且前者更为迅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