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分型及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拟“多发性抽动症观察表”,对家长及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反复询问和核实病史,同时问卷设计了以脏腑辨证为主的中医证候诊断所需的所有症状的证候调查内容。观察表还涉及遗传因素(亲属中有无抽动障碍、癫痫和精神病等)、患儿性格情况。并进行儿童注意力测试、儿童感觉统合测试、数字化脑电图测定。结果:1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与年龄的关系1.1发病年龄本组患儿最小发病年龄1岁,最大发病年龄为14岁,平均发病年龄7.10岁,1~4-岁16例(5.69%),4~6-岁62例(22.06%),6~9-岁131例(46.62%),9~12-岁58例(20.64%),12~14岁14例(4.98%)。其中以6~9-岁发病率最高。1.2就诊年龄本组患儿的就诊年龄分布情况是4~6-岁11例(3.91%)、6~12-岁171例(60.85%)、12~18-岁99例(35.23%),平均年龄10.46岁。2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与性别的关系本组患儿男女之比为3.39:1,本组男性的最小发病年龄为1岁,最大发病年龄为14岁,女性的最小发病年龄为3岁,最大发病年龄为11岁,男孩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是5~9-岁,其中以7~8岁发病率最高。女孩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是7~8-岁,其次为5~6-岁,9~10-岁。本组男性病程多集中在1~2-年,共有63例(29.03%),接近1/3男性患者。女性病程多集中在2~3-年,共有19例(29.69%),也接近1/3女性患者。3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与病程的关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病程最长12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为3.38年。发病年龄和抽动病程具有相关关系且为线性关系, P<0.01。4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本次调查中显示:多发性抽动症中医证型以脾虚痰聚为主,出现频率数为129,构成比为45.91%;其次为气郁化火,出现频率数为77,构成比为27.40%;脾虚肝亢出现频率为55,构成比为19.57%;阴虚风动出现频率20,构成比为7.12%。多发性抽动症性别与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男性和女性在四种证型构成比排序相同,排序依次均为为:脾虚痰聚、气郁化火、脾虚肝亢、阴虚风动。5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症状分布规律5.1运动性抽动症状本次观察抽动患儿头面部运动性抽动表现为眨眼241例,占85.77%;吸鼻183例,占65.12%;咧嘴和扭颈均为141例,各占50.18%;躯干部运动性抽动表现有耸肩152例,占54.09%;鼓肚77例,占27.40%;撅臀19例,占6.76%。我们观察抽动患儿上肢运动性抽动87例,占30.96%,表现有伸臂、抬臂、甩手、摸手、闻手、用手比划和手写字抽动等,下肢运动性抽动60例,占21.35%,表现有抬腿、踢腿、跺脚、点脚尖、走路下蹲等。对男女运动性抽动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不同性别的运动性抽动情况无明显差异性(P>0.05)。5.2发声性抽动症状发声性抽动以吭吭声最多见,202例占71.89%;其次是秽语48例,占17.08%。我们对男女发声性抽动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不同性别的发声性抽动情况存在性差异(P<0.05)。6多发性抽动症诱发或加重因素观察发现抽动症患儿在情绪好,精力集中,放松的环境时抽动症状减轻,而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或看暴力电视和玩游戏机时抽动症状加重。同时在临床中经常发现患儿感冒发烧期间抽动症状就会加重。家庭不和睦,也使患儿抽动症状加重。7多发性抽动症遗传因素本组281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亲戚中有抽动障碍家族史的有53例,占18.86%;有精神病家族史的3例,占1.07%;有癫痫家族史的1例,占0.36%。8多发性抽动症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关系及性格特点本组患儿注意力不集中者178人,占65.44%;家长认为患儿的性格特点倾向于性情急躁者99人,占35.23%;性格怯弱胆小者43人,占15.30%;急躁而且胆小者121人,占43.06%。9多发性抽动症感觉统合失调分析86人进行感觉统合测试,其中正常21人,占24.42%;感觉统合失调65人,占75.58%;其中男性47人,女性18人,男女感觉统合失调之比为2.61:1。本体觉失调出现频次最多,其次为前庭平衡觉失调。10多发性抽动症脑电图分析281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正常脑电图237例,占84.34%;边缘脑电图20例,占7.12%;轻度异常脑电图10例,占3.56%;异常脑电图14例,占4.98%。281例脑电图中均未发现多棘波慢波、棘或棘慢波。结论:1.多发性抽动症以6~9-岁发病率最高,男孩多于女孩。2.男孩较女孩发病早。女孩发病后症状持续较男孩时间长。3.患儿的发病年龄越大,抽动症状持续的时间就越长。4.运动性抽动出现最多的是眨眼,发声性抽动出现最多的是吭吭,在吭吭症状中,女孩较男孩多见,在秽语症状中,男孩较女孩多见。5.在中医证型分布中,以脾虚痰聚最为多见。其次为气郁化火,脾虚肝亢,阴虚风动。6.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TS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