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为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肿瘤防控策略”研究课题内容之一。目的癌症作为一个重大卫生问题,国家投入了大量卫生资源到肿瘤防治工作中,其中大部分资源向肿瘤治疗倾斜,而肿瘤预防工作只占一小部分,由于近年来肿瘤治疗进展停滞不前,这导致卫生资源利用率不高,肿瘤防治工作效果不理想。实际上,许多肿瘤都是可防可治的,提倡治未病思想,做好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肿瘤发生率和减少死亡率的有效途径。为掌握居民对肿瘤防治知识和行为知晓率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健康干预为主的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针对重庆市社区居民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方法采用三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主城九区、渝西走廊和三峡库区共随机抽取3个区县,然后在每个区县中随机抽取1个社区,每个社区中随机抽取50~80户家庭,对每户家庭成员进行问卷调查。本调查最终抽取了主城九区的渝中区、渝西走廊的永川区和三峡库区的巫山县进行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38份,有效率99.2%。采用“居民肿瘤防治知识和行为状况调查表”(自行设计)进行调查,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分为一般情况、肿瘤相关知识、肿瘤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对肿瘤早期发现的态度和对肿瘤早期发现的需求等五个方面。调查表经由重庆市肿瘤医院专家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统计学专家审核,经预调查后修改。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进行上门调查,调查问卷由居民自行填写,无法填写的由居民口述调查人员帮忙填写。核对调查问卷,利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双人数据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一般性统计描述如百分比对结果进行解释。结果本次共抽样调查重庆市社区居民238人,其中男性109人(45.8%),女性129人(54.2%),调查对象的年龄范围在15y到80y之间。调查对象以普通居民为主,调查对象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主,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在1000-2000元为主,医疗保障状况以参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主。调查对象对癌症的早期信号知晓率不高,大部分人回答错误或直接选择不了解。对预防肿瘤的健康生活方式知晓程度较高,超过半数的居民知道预防肿瘤的健康生活方式。在肿瘤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调查中,超过70%的居民知晓食用烟熏食物、吸烟和酗酒是肿瘤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对缺乏锻炼、情绪压抑和肥胖这几项知识增加患肿瘤危险知晓度稍低。大部分居民认为肿瘤防治与自己息息相关,占总调查人数的81.51%,居民对肿瘤早发现知识还有所欠缺,知晓率只有62.61%,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希望获得肿瘤早发现的帮助,认为定期体检和防癌普查很有必要。调查对象肿瘤早发现知识来源途径依次以广播、电视、网络,居民对知识获取的便捷性要求较高。84.03%的居民认为有必要对大众开展肿瘤早发现知识培训,对早发现知识培训频率认同度较高的是每年一次。居民对肿瘤早发现活动需求较大,超过半数的居民希望政府开展定期体检。居民对当前所在地开展的肿瘤早发现活动的满意度不高,有一部分人甚至完全没听说过。结论重庆市社区居民对癌症早期信号和早发现知识的了解存在薄弱环节,居民对情绪压抑和超重/肥胖会增加患肿瘤风险知晓率不高,年龄越大对肿瘤相关知识知晓率越低,文化程度越高对肿瘤相关知识知晓率越高,当前重庆开展的肿瘤早发现活动并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建议在今后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应建立覆盖全市的肿瘤登记制度,针对居民肿瘤知识知晓的薄弱环节开展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肿瘤防治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做好肿瘤防治的一级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