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 HSPs)是生物体在不良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组具有高度保守性的应激性蛋白。根据相对分子量的大小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主要的HSP被分成6个家族:大分子量HSP家族、HSP90家族、HSP70家族、HSP60家族、小分子量HSP(sHSP)家族和泛素。sHSP是一个极富多样性的家族,不同种属生物体有不同的种类,分子量在15-30kD,通常定义为具有α-晶体蛋白功能区的蛋白质。在哺乳动物眼晶状体中存在三种小分子的热休克蛋白:HSP27、αA-晶体蛋白、αB-晶体蛋白。所有的哺乳动物小分子热休克蛋白(不包括αA-晶体蛋白和αB-晶体蛋白)无论种系间分子量存在的微小差异,都称为HSP27。人类热休克蛋白与α-晶状体蛋白同源,对各种变性剂包括加热、紫外线照射和化学处理等造成的蛋白质非特异性的凝聚具有一定作用,这种活性被称为伴娘活性。哺乳动物的晶状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透明,说明晶状体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受到免于分解的保护,而HSPs就执行着维持天然蛋白质构型的功能。研究发现,晶状体无血管及神经供给,其独特的解剖结构使其易遭受各种刺激因子的损害,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在紫外线长期照射下,α-晶状体蛋白与人类热休克蛋白的分子伴侣作用显著下降,使一些对维持晶状体蛋白的代谢及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酶类活性丧失,进而造成晶状体代谢障碍,晶状体蛋白的三级结构发生改变,蛋白之间凝聚形成高分子量聚集物,使晶状体透明度下降,导致白内障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氧化损伤等外界因素刺激下均可以诱导HSP70、HSP27的表达。本课题观察HSP70与HSP27在先天性白内障、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及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 LECs)中的表达情况,从而探索其表达在白内障发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中晶状体上皮细胞中HSP70、HSP27的表达,先天性白内障的晶状体10例,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晶状体20例,外伤性白内障的晶体12例,对照组正常人带有前囊膜的晶状体6例,并进行阳性细胞计数及阳性表达区域的积分光密度值(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计算。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SP70、HSP27在各组LECs中的表达:三种白内障及正常晶状体中HSP70及HSP27均有表达。在各种白内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性、皮质性、外伤性白内障的LECs中HSP70及HSP27的相对表达值之间存在差别,并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ANOVA分析,各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HSP27及HSP70的IOD相对表达值外伤性组>皮质性组>先天性组。此外,HSP27在白内障LECs的表达没有HSP70表达的明显。结论:HSP70及HSP27可能在先天性白内障、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及外伤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