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黑点病是发生在苹果果实上的一类重要病害,是指在果实表面不同部位形成大小及颜色各异的病斑。该病害在河北、山东、陕西等地发生较重,病果率最高达90%以上,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河北省苹果主产区果实黑点病危害逐年加剧,但是关于该病害在本地区的症状类型、病原菌种类及发生特点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在2016-2018年从河北省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唐山等地采集病果,共采集典型套袋富士黑点病病果200余个,并对其病原进行了分离,监测了5个果园黑点病发生的时间动态,调查了黑点病果在空间上的发生、分布特点,且进行了药剂的防治试验,所得主要结果如下:
1.依据发病部位及病斑大小和颜色,将套袋富士病果分为4大类:萼洼黑点型、果面黑点型、果面晕斑型及其梗洼褐斑型;将病果进行组织分离并鉴定,共获得5个属的病原真菌: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菌核生枝顶孢(Acremonium sclerotigenum)、尾孢菌(Cercospora spp.)、镰刀菌(Fusarium spp.)。
2.导致不同症状类型的致病菌有一定差异:萼洼黑点型的致病菌为粉红聚端孢(T.roseum)、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镰刀菌(Fusarium spp.);优势病原菌为粉红聚端孢(T.roseum),占61.40%。果面黑点型的致病菌为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菌核生枝顶孢(A.sclerotigenum)、粉红聚端孢(T.roseum)、尾孢菌(Cercospora spp.);优势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占50%,其次为菌核生枝顶孢(A.sclerotigenum)和粉红聚端孢(T.roseum),分别占30.65%和12.90%。果面晕斑型的致病菌为尾孢菌(Cercospora spp.),占100%。梗洼褐斑型的致病菌为粉红聚端孢(uroseum)、菌核生枝顶孢(A.sclerotigenum)、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优势病原菌为粉红聚端孢(T.roseum),占53.33%,其次为菌核生枝顶孢(A.sclerotigenum),占40%。
3.2018年在河北曲阳、顺平和滦县以及北京延庆等地的5个果园系统监测结果表明,该区域黑点病的田间症状初见时间为:7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
4.采收时对3个果园的套袋果实黑点病的发生分布特点进行的统计结果表明:果树中层内膛病果率较高,上层外膛病果率较低。
5.套袋苹果黑点病与不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发病部位和症状类型有一定差异:套袋苹果萼洼处发病率较高,其次为果面和梗洼;不套袋苹果果面发病率较高,其次为萼洼和梗洼;套袋苹果以黑点型症状为主,不套袋苹果以晕斑型症状为主。
6.通过对不同品种套袋果实黑点病的调查发现:斗南、富士品种的发病率较高,中秋王、乔纳金品种的发病率较低。
7.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落花后套袋前喷3次药,10月初摘袋后喷1次药,异菌脲1500倍液防效最好,平均防效为63.7%;其次为多抗霉素1000倍液,平均防效为46.2%,而代森锰锌600倍液、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差,平均防效低于20%。
1.依据发病部位及病斑大小和颜色,将套袋富士病果分为4大类:萼洼黑点型、果面黑点型、果面晕斑型及其梗洼褐斑型;将病果进行组织分离并鉴定,共获得5个属的病原真菌: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菌核生枝顶孢(Acremonium sclerotigenum)、尾孢菌(Cercospora spp.)、镰刀菌(Fusarium spp.)。
2.导致不同症状类型的致病菌有一定差异:萼洼黑点型的致病菌为粉红聚端孢(T.roseum)、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镰刀菌(Fusarium spp.);优势病原菌为粉红聚端孢(T.roseum),占61.40%。果面黑点型的致病菌为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菌核生枝顶孢(A.sclerotigenum)、粉红聚端孢(T.roseum)、尾孢菌(Cercospora spp.);优势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占50%,其次为菌核生枝顶孢(A.sclerotigenum)和粉红聚端孢(T.roseum),分别占30.65%和12.90%。果面晕斑型的致病菌为尾孢菌(Cercospora spp.),占100%。梗洼褐斑型的致病菌为粉红聚端孢(uroseum)、菌核生枝顶孢(A.sclerotigenum)、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优势病原菌为粉红聚端孢(T.roseum),占53.33%,其次为菌核生枝顶孢(A.sclerotigenum),占40%。
3.2018年在河北曲阳、顺平和滦县以及北京延庆等地的5个果园系统监测结果表明,该区域黑点病的田间症状初见时间为:7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
4.采收时对3个果园的套袋果实黑点病的发生分布特点进行的统计结果表明:果树中层内膛病果率较高,上层外膛病果率较低。
5.套袋苹果黑点病与不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发病部位和症状类型有一定差异:套袋苹果萼洼处发病率较高,其次为果面和梗洼;不套袋苹果果面发病率较高,其次为萼洼和梗洼;套袋苹果以黑点型症状为主,不套袋苹果以晕斑型症状为主。
6.通过对不同品种套袋果实黑点病的调查发现:斗南、富士品种的发病率较高,中秋王、乔纳金品种的发病率较低。
7.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落花后套袋前喷3次药,10月初摘袋后喷1次药,异菌脲1500倍液防效最好,平均防效为63.7%;其次为多抗霉素1000倍液,平均防效为46.2%,而代森锰锌600倍液、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差,平均防效低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