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议性话语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话语类型。建议性话语研究可以更多的以电台夜话节目中主持人建议性话语作为研究对象。现有的建议性话语研究多采用礼貌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作为理论框架,但是以礼貌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作为理论框架的建议性话语研究缺乏考虑话语的动态性。因此,建议性话语研究需要采用新的理论框架以充分研究建议性话语的动态性。本研究以Bucholtz和Hall提出的有关身份建构的5个原则作为理论框架,以贵州经济广播一档电台夜话节目《凌云夜话》中主持人凌云的建议性话语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主持人建议性话语和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主要从微观和变化的视角关注建议性话语中主持人的短暂交际身份而不是从宏观和不可变的视角分析主持人这一固定身份。本研究随机选取了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播出的《凌云夜话》中主持人凌云和50位听众的对话作为语料。本研究主要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研究:(1)依据身份建构的指示性原则和关系原则,电台夜话节目中主持人在建议性话语中采用哪些方式来构建主要身份?(2)依据身份建构的指示性原则和关系原则,电台夜话节目中主持人在建议性话语中采用哪些方式来构建辅助身份?(3)依据身份建构的部分原则,电台夜话节目中主持人在建议性话语中构建这些特定身份的目的是什么?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发现包括:(1)《凌云夜话》中主持人建议性话语中主要构建了行为引导者这一身份。主持人主要通过阐明提出建议的理由、给予听众可供选择的条件来表达建议、承认听众的现状来表达建议、使用含有建议意图的简单词汇来表达建议这四种方式来构建行为引导者这一身份。(2)《凌云夜话》中主持人建议性话语中构建了问题分析者和情感安慰者这两种辅助身份。主持人通过提出与听众相反的意见、表明态度、预测取得某种结果的可能性、分析某种问题产生的原因这四种方式构建问题分析者这一身份。主持人通过主动与听众打招呼、表示理解听众的感受、给予听众祝福这三种方式构建情感安慰者这一身份。(3)《凌云夜话》中主持人在建议性话语中构建行为引导者、问题分析者和情感安慰者这三种身份主要是出于两种目的。第一种目的是为了满足电台夜话节目的节目需求。主持人通过构建三种不同的身份来满足听众的心理需求并引导大众。第二种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建议效果。主持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构建不同的身份来提高建议的理据性和减少损伤听众的消极面子。本研究有利于拓宽建议性话语研究的语料范围,有利于考虑建议性话语的动态实施过程,研究结果将为其他电台夜话节目以及日常生活中实施和理解建议性话语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