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余吴湖和大沼湖都是多种气流的交汇处,对气候反映敏感。本文通过对余吴湖和大沼湖的湖泊沉积物样芯进行物理化学分析,重建了两湖泊区域的气候变化记录,为研究现代气候的变化规律以及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奠定基础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日本余吴湖4个沉积物样芯和大沼湖2个沉积物样芯进行了含水率,粒度,有机物含量,生物硅含量和粒子密度,以及放射性核素137Cs和210Pb测年,并根据测年结果计算出沉积样芯的平均沉积速率:余吴湖样芯YGS11-4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10g/cm2/y;YGS11-5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087g/cm2/y;大沼湖样芯ON11-4和ON11-7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0.0977g/cm2/y和0.43g/cm2/y。研究发现矿物粒度可指示降水量,有机物含量可指示气温,两者结合利用可指示气候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余吴湖湖泊沉积物样芯的矿物粒度变化范围为7.89Φ-7.41Φ,即4.21μm-5.85μm,有机物含量为7.13%-23.21%;大沼湖湖泊沉积物样芯的矿物粒度变化范围为7.63Φ-6.62Φ,即5.01μm-10.13μm,有机物含量为9.90%-18.59%。分析结果表明余吴湖沉积物样芯记录了900多年的气候变化,大概分3个阶段:1088-1350年,气候暖湿;1350-1860年,气候冷干;1860-2011年,气候逐渐温干。大沼湖沉积物样芯记录了近200年来的气候变化,大概分3个阶段:1832-1900年,气候暖湿;1900-1960年,气候逐渐冷干;1960-2011年,气候逐渐暖干。中世纪暖期在余吴湖表层湖泊样芯中有很好的记录,时间为1088-1350年,因样芯长度有限,可能记录的中世纪暖期不完整;小冰期期间气候冷干,时间为1500-1850年;1896年明治暴雨和1959年伊势湾台风在余吴湖沉积物样芯中有很明显的记录在样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