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73年4月15日,驻守马萨达要塞的一千余名犹太人在罗马第十军团的包围下选择了集体自杀。这段历史为同一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约瑟夫斯所记载,遂而成为后世有关马萨达叙述的最初源头,透过《犹太战记》的历史表述却看不到英雄主义的任何显现。实际上,在与约他帕塔、加马拉等围攻战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在马萨达顶部不仅没有发生极其惨烈的战斗,而且这些守卫者始终逃避与罗马军队作战,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不断对周围的犹太同胞进行劫掠与屠戮。后来的拉比们出于反对武装反抗的精神将其完全遗忘,在漫长的中世纪几乎找不到关于马萨达的任何表述,由此充分反映了主流犹太社会的选择性记忆与忘却。然而,随着十九世纪末以来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这段被人遗忘的历史得以“借尸还魂”,藉以一系列文学作品、旅行探险等形式的思想运作和政治宣传,马萨达的集体记忆得以被唤醒。希伯来文版《犹太战记》以及拉姆丹《马萨达》诗篇使之转化为当代犹太英雄主义的典型象征与文化符号。此后,一批批犹太青年在其知识生产与社会传播的影响下,不惜跋涉人迹罕至的犹地亚沙漠远足朝圣,马萨达遂而发展为新一代希伯来人的集体圣所。二战中随着纳粹势力的不断扩张,隆美尔在北非战场节节胜利,致使近在咫尺的巴勒斯坦犹太社团危在旦夕。但随后出台的“马萨达计划”使马萨达的影响在民族动员中达到高潮。马萨达从被遗忘的边缘进入认同的中心,被纳入犹太复国主义的论述模式,是一种“自然国族化”的过程;在马萨达被复国主义者运用与规训的同时,它也成为以色列国族的物化象征与身份隐喻,代表着他们被包围的绝望处境,可以说马萨达堡就是以色列的缩影,而以色列则是扩大了的马萨达堡,此即“国族自然化”。人们尤其在历史与现状的被包围之间找到了对应性,这种“围困心态”使之获得了越来越强大的思想认同。通过对马萨达集体记忆的建构使之超越了原来的历史面貌,成为一种面临包围下争取自由、不惜牺牲的现代政治神话。以色列建国后在国家权力的规训下,马萨达神话经历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国防军经常在马萨达举行宣誓仪式,其誓词为:“马萨达永不陷落”,以表明在四面包围之下求生存的决心与斗志。随后由伊格尔·亚丁领导的马萨达考古所进行的社会动员与政治宣传使其影响臻于空前,围绕考古发现开展了一系列巨大争论。随政治环境的变迁,以色列社会经历了“祛魅化”的过程。特别是六日战争后宗教力量的张扬,怀疑否定之声不断涌现,一些求真的历史学者也加入到这场神话解构之中。旅游业的发展则使马萨达得以大众化。七十年代后,随着犹太复国主义的激情不再和内部分化,理性的思考与去政治化的表述不断冲击着被政治操控的神话叙述进而呈现出一幅多元化、趋真性的马萨达历史记忆。如今,马萨达不再是追求自由、捍卫独立的理由,而成为一个决心使悲剧不再重演的警示。马萨达作为集体性历史记忆的断裂与延续,充分表明它是一个“被发明的传统”,它代表着现代民族主义兴起过程中寻找传统性象征资源的努力。作为一种集体性“记忆之场”,它发挥着凝聚从流散中回归的犹太认同装置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马萨达神话”的建构与解构之分析,以图揭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缔造民族认同、创建现代国家过程中的重要历史面相与记忆夺占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