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据权益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_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给世界带来了惊喜,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大数据的商业应用越来越多,数据成为了驱动新经济发展的“石油”,计算机工程师借助数据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企业借助数据联通了虚拟与现实商业世界。但数据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不在少数,个人信息泄漏、数据不正当竞争、网络主权维护及数据国家安全保护等成为困扰实践和理论的难题,立法正在尝试对数据进行规制,且已经陆续出台了《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规范,但对企业数据如何治理尚欠研究。目前理论上对企业数据的界定、属性以及法律规制等问题都不甚明确,本文聚焦于这些理论问题,分七章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其中第一章为导论,最后一章为结语。本文第二章为“企业数据的界定”。尽管学界已经对企业数据的概念非常熟悉,且已经有了不少这方面的研究,但普遍未对何为企业数据进行阐述和界定,而另外一些研究虽然界定了企业数据,但却并不统一。有鉴于此,本文在这一章对何为企业数据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一方面澄清这样一个尚未引起重视,但又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基础、划定边界,确定所要探讨的对象。具体来说,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逐渐独立的企业数据及其特征”。这一部分在对数据问题发展历史的梳理过程中,阐明了目前企业数据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且呈现出范围宽泛且界定不明、法律属性争议较大、受政策影响较大等特征。第二部分“企业数据的几种定义方式及其评析”。这一部分对当前学界存在的几种企业数据界定方式进行了梳理,并对逐一分析了这几种界定方式的局限所在。第三部分“企业数据界定中的问题”。这一部分对当前学界普遍存在的争议问题进行了澄清,分析了企业数据与个人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经济利益是不是企业数据界定的一个核心要素。第四部分“本文讨论的企业数据”。这一部分分析了企业数据的四个核心特征——主体性、控制性、符号性及内容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企业数据的概念,即企业数据是企业所控制的以二进制符号为载体形式、可以表现为特定信息内容的数据集合。本文第三章为“企业数据利益保护的现有规定及其局限”。这一部分就现有制度对企业数据利益的保护规则进行了梳理,由于传统制度对数据的规制主要着眼于内容层面,较少涉及到代码层面的数据,故而本章检讨了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企业数据所提供的保护及其不足。具体来说,本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商业秘密制度对企业数据的保护”,这一部分对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进行了粗略梳理,并以此为基础检视了商业秘密与企业数据之间的契合度,即符合秘密性、经济利益性并被采取了保密措施的企业数据可以适用商业秘密规定。第二部分“著作权制度对企业数据的保护”。由于企业数据与数据库具有相当的重叠,故而这一部分首先对数据库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结合域外经验,阐述了当前数据库保护的几种方式,包括德国和俄罗斯采取的邻接权保护模式、欧盟指令中采取的特别权利保护模式以及我国所接受的汇编作品保护模式。此外,这一部分从实际层面检讨了企业数据与数据库之间的交叉关系,阐述了本文所讨论的企业数据与数据库之间的重合与区别,对于符合数据库形式的企业数据可以适用法律关于数据库的相关规定。由于我国目前立法上并没有专门的数据库规定,因而总体而言,对于具备数据库形式的企业数据也只能被汇编作品制度所涵摄。第三部分“本章小结”,即不符合商业秘密构成要件和著作权要求的数据,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对象,至于现有的合同法、侵权法与竞争法虽然也可以为企业数据利益提供一定保护,但具体规则不甚明确,这也是后文将重点讨论的。本文第四章为“企业数据权利化理论及其反思”。受传统民法权利思维惯性影响,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应当对数据进行权利化构造,以成熟的权利化模式保护企业数据利益,应对各种社会问题。针对这种学术倾向,本章的前三个部分分别对当前学界存在的几种企业数据权利化构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阐述了各种理论构想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企业数据的物权保护理论、企业数据的邻接权保护理论、企业数据的新型财产权模式。第四个部分为“企业数据权利化理论的再反思”,这一部分分别从数据权利化构造中的客体、主体方面,对数据权利化构造的不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数据的充沛性注定其难以进行权利化构造。本文第五章为“数据流通理论与企业的数据控制利益”。在否定了数据权利化思路之后,本章进一步揭示了互联网背景下,数据不断流通的基本属性,并阐释了企业基于技术控制而享有数据利益的基本事实。具体来说,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数据流通理论”分别阐述了数据流通的内涵、数据流通的意义、数据流通的理论基础。数据流通是互联网构建的底层逻辑,促进信息传播共享是网络的基础价值,各种数据权利化构造忽略了互联网建立的初衷和数据流通的意义,试图封锁数据,减少数据流通,这无疑是与网络的基础价值相违背的,故而这一部分重申了数据的流通理论,而当前的数据流通则意味着有限度地开放数据屏障,允许网络用户访问企业数据,以促进数据的共享流通。而促进数据流通对于构建网络公共空间、实现数据价值、发展数字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倡导数据流通的理论基础则在于人类所天然具有的公共品属性和互惠天性,数据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公共利益性决定了任何企业不可能独占数据,而植根于人类灵魂中的互惠天性则注定了为了互联网发展,用户及企业都需要贡献数据、开放数据流通。而在无限流通的数据汪洋之中,企业虽然无法将数据据为己有,但却可以凭借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控制和利益,本章第二部分“企业的数据控制利益”详细阐述了企业在数据之上的控制利益,包括控制利益的内涵、控制利益的理论基础以及企业数据的权能及其限制。物权法上的占有制度为数据控制理论提供了制度想象基础和类比对象,企业依据自身技术实在控制数据,这一基本事实应当得到法律的承认,且法律对企业数据利益的保护也只应停留在这一阶段。虽然不少学者认为应当进一步实现数据权利化,但《民法典》第127条作为一种转介性规范,并不能为数据权利理论提供实定法支持。基于用户协议的授权,企业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获得了合法基础,而对于非个人数据,企业则天然具有收集利用的自由,不存在任何法律障碍。而将企业的数据利益界定为一种控制利益,符合数据流通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合理平衡数据之上的各种利益纠纷,促进数据利用和经济发展,具有合理性。企业基于对数据的控制,可以合理利用数据,获取数据利益,但其数据行为依然需要受到一定限制,包括公民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限制、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限制以及国家安全利益维护的限制等。本文第六章为“企业数据利益保护的行为规制模式及其展开”。在这一章中,本文提出以行为规制的方式来治理企业数据问题,无须将着眼点放在数据法律性质及权属之上,而应当在具体数据行为中探讨数据治理规则。具体来说,本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企业数据利益保护的行为规制模式”阐述了行为规制模式的内涵特征、行为规制的对象以及行为规制的重点,属于一种鸟瞰式的梳理阐述,提出了本文所赞同的企业数据治理方式,为解决数据交易和数据侵权治理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数据交易的法律规制”详细梳理了当前实践中存在的几种数据交易模式,包括私人之间的数据交易和数据交易所进行的数据交易,而在交易所进行的数据交易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静态的数据交易、动态的数据交易以及数据的定制交易。不同类型的数据交易,在法律性质上也存在着较大区别。数据自身的无形性、可复制性特征决定了数据交易与传统买卖合同出入较大。对于静态的数据交易和数据的定制交易而言,数据提供者向数据需求方提供数据,帮助数据需求方解决生产经营困难,与传统的技术服务并无二致,因而可以将其定性为一种服务合同,适用合同法总则的相关规定;而对于动态的数据交易来说,数据提供者仅向数据需求方开放了数据许可权限,允许数据需求方按照双方之间的协议使用数据,与技术许可合同具有一定相似性,可以适用合同法总则的相关规定,同时参照技术许可合同的规定。法律对数据交易进行规制的重点应当在于确定哪些数据可以进行交易,在“知情同意”原则的指导下,现行立法要求数据流动共享需要得到用户的授权同意,完全的知情同意在实际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数据交易和数据流动,故而有必要以场景化理论为基础,从绝对同意转向相对同意。具体来说,对于敏感信息有必要继续遵循绝对同意规制,但对于非敏感信息则可以适度放宽,不需要完全的个人同意;但是非敏感信息交易需要遵循目的的合法性、合理性原则,同时加强数据交易和后续数据处理的风险防控,此外,应当强化数据交易的审查和备案制度,以交易当事人和社会第三方对数据交易的程序性控制来加强数据安全,同时促进数据流通。而对于数据交易中的交易平台而言,目前各地都在筹备建立自己的数据交易所,但效果并不理想,未来有必要集中资源,减少交易所的数量,做大交易所的规模,以促进数据资源相对集中,便利数据交易进行。基于数据交易所在数据交易中的参与度和角色不同,应当适用不同的规范,对其进行约束。第三部分“数据侵权的法律规制”采取公私法结合的方式,对数据侵权的法律应对问题做了探讨。从公法角度来看,目前《刑法》《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规范为规制数据侵权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于规制数据爬取等侵权行为大有裨益,同时也为数据侵权的私法保护提供了基础。目前私法对数据侵权的规制,主要采取反不正当竞争的方式,借由不正当竞争的原则性条款进行裁判,但理论上诟病不少,且过于严苛。故而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思路转化,可采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第2款第4项规范涵摄未经许可的数据爬取行为,考察数据爬取行为是否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是否实质性地替代了被爬取人的产品或者服务,是否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等因素,以限缩数据不正当竞争的范围。此外,将企业的数据控制利益理解为一种受到法律保护的法益,基于其在公法上的违法性事实,可借由侵权法的相关规范对受害者进行救济。数据侵权属于一般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而由于数据并不是一种财产,故而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应当被看作一种纯粹经济利益损失,在损害赔偿上可参照专利侵权的相关规定,以侵权人的获益或者是数据交易中的相关费用来确定赔偿数额。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大数据规模有指数级增长的趋势。未来的大数据存储多呈现为分布式、跨机构的特点,数据作为机构最核心资产,传统集中式数据治理方式的局限性和弊端日趋明显。首先,不同主体之间缺乏信任,数据关系不能跨机构产生连接,无法进一步挖掘更深层次的价值。其次,数据集中化存储处理,不能排除中心化机构从利益角度出发,主动或被动作恶的可能。再次,“大中心”、“大服务”的模式使得用户作为数据的实际生产者
学位
随着在线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迅速增长,多媒体外包给云计算的需求也正在增加,云计算为存储多媒体和数据处理提供了一个基础。虽然云的丰富存储和巨大的计算资源提供了许多优势,但保护隐私和数据机密性是云模式的主要问题,随着三维模型的数据安全和隐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模型无损恢复和存储海量数据的隐藏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可逆数据隐藏技术为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采用网格模型作为研究载体,针对现有
学位
当前我国人脸识别设备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公共场所人脸识别设备的滥用也引发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即是对该类担忧的回应,其中第二十六条对公共场所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前提(如场所条件)、行为模式(基于公共安全的目的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和例外(取得个人单独同意)做出了规定,但是对于上述规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均存在如何判定的争
学位
近十年,随着中国航天科技硬实力的不断提升,航天装配模型的研究领域也同样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模型应用方面仍存在一些重要的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首先,伴随越来越多的航天模型的设计和实际应用投入,但航天模型管理方式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其次,大体量航天装备模型库的查阅和检索功能缺少智能化,不仅降低了装备模型的使用效率,甚至严重影响航天装配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本文针对航天装配模型信息化和智能化,综合运用Java
学位
当今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与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已经颁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逐步建立起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有序发展。消费者个人信息删除权作为消费者信息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消费者信息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隐私政策作为消费者开始使用电商平台各项产品或服务之前务必仔细阅读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却往往因性质、内容等方
学位
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正快速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诸多便利、憧憬未来之时,也不可忽视其潜在的危险。世界范围内,部分西方国家已意识到,人工智能时代加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进行相关的立法,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中国也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个人信息保护法》,填补了我国个人
学位
论文介绍了公钥密码体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其目前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讨论椭圆曲线公钥密码体制。从有限域上的代数的一般结论出发,研究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这一特殊的代数系统,讨论在其上建立公钥密码体制的若干理论和实现问题。如基域选取,素数参数p,q,整数参数m,n的选取。基于不同基域的安全椭圆曲线选择,包括基点和阶的选取。密钥的规模,加解密体制的选取。ECDSA 等签名验证体制的
学位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价值日益凸显,个人信息的跨境流动也日益频繁。数字经济给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给个人权利和信息安全带来了挑战。夯实个人信息保护并最大程度挖掘个人信息价值,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各国构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法律制度、推行数字市场战略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欧盟、美国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规制模式:欧盟以个人信息保护为主导,对个人信息跨境流动采取较为严格的限
学位
边云协同作为新兴技术的领航者正逐渐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抓手。尤其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面临的数据爆发式增长、业务更趋向于复杂化和专业化以及跨场景应用的灵活性问题,边云协同应用场景展现出了其强大的适配能力。边云协同的发展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在终端隐私保护、终端间信息安全传输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针对上述需求,本文分别从终端资源受限、终端的合法化认证、终端
学位
在当今社会,医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智能医疗系统应运而生。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智能医疗系统实现了用户健康数据的采集、云端存储和远程医疗等功能,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云计算技术具备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支持数据共享,使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管理个人数据。然而,云计算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例如,云服务器出现系统故障或遭受外部攻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