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周仲瑛教授辨治久泄的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使之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对周仲瑛教授1990年至2014年临床辨治泄泻病的医案录入Excel,按照医案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标准的178例久泄医案录入Medcase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挖掘方法,挖掘医案中的证候、病机、方药等内容,并结合周仲瑛教授的临证实际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178例包括男性101例,女性77例,平均年龄是43.71 ±15.67岁。病机方面,出现频数较高的有肠腑湿热、脾虚不健、湿热内蕴、肝木乘脾、肝脾不调、脾虚胃弱、健运失司、脾运不健、腑气不调、肝气乘侮、脾肾两虚、寒热互结,病机证素方面,久泄病位证素多为脾、肝、胃、肾,频率均大于16%,病性证素主要有湿、热、气虚及郁,频率均超过45%。用药方面,在所有诊次中,频率超过50%的药物有白术、黄连、白芍、甘草、陈皮、木香、焦神曲、炮姜、焦山楂、党参。将高频药物(频次大于15)进行分类,共涉及10类,排在前6位的依次是:补虚药、理气药、化湿药、清热药、消食药、温里药,全幅频率达66.47%。结论:病机方面,久泄的病位在肠腑,主要病变脏腑是脾、胃,可涉及肝、肺、肾。本病往往本虚标实,本虚以脾气虚为主,标实以湿、热最常见,亦有郁、寒、痰、瘀等。治法方面,常常多法合用,构成复方,涉及补气健脾、清化湿热、抑肝扶脾、温肾暖脾等,尚有固涩法、活血化瘀法、益气养阴法等。整体用药方面,补气药、理气药、化湿药最常见,其次有清热药、消食药、温里药及利水渗湿药。药性以温平最常见,药味以苦、甘、辛为主,主要归脾胃经,亦涉及肝、肺、大肠、心、肾经。常用药物有白术、黄连、白芍、甘草、陈皮、木香、焦神曲、炮姜、焦山楂、党参、吴茱萸、炒山药、厚朴、炒苍术、防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