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众体育的发展和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培养工程。从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人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最重要的时期便是在学生时期。因此开展对处在发育高峰期的高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问题研究,对于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国民体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绵阳最大的国家级示范高中“绵阳中学”的学生,喊出了“上高中就是拼身体”的口号。这个口号反映出学生承受着极重的学习任务带来的身心压力,也反映了学生对于自己拥有良好身体素质的渴望和对体育锻炼现实情况的无奈。学生的身体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最积极、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是体育锻炼,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引导学生进行长期身体锻炼的重要保障。高中生的体育锻炼实践和体育锻炼习惯是其终生体育的基础,也是其学习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绵阳属于四川省教育发达地区,市内有国家级示范中学6所,省级示范中学9所。其城区高中学校吸纳了市内大多数的优秀生源,学校规模庞大,在校学生人数众多,学生升学率高。但是迫于追求高升学率,城区学校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长,身体健康情况较差,是应试教育的重灾区。所以,了解绵阳城区高中学生目前体育锻炼习惯现状,探明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是有效改善绵阳城区学生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的关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问法等方法,以绵阳市城区的绵阳中学等5所高中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行为、方式”等方面对绵阳市城区高中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现状进行多角度调查分析。研究发现,目前绵阳市城区高中生由于学校学习时间安排较多,学业压力普遍较大。学生中有体育锻炼习惯群体人数占调查人数18.6%,没有锻炼习惯群体中,不锻炼群体占7.9%,边缘群体(只在体育课上锻炼)占73.5%。学生普遍对于体育锻炼的功能和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对体育课比较积极,对课外体育锻炼态度不积极,大多数学生喜欢体育课却不喜欢课外锻炼。多数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只为应付考试。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很少,且除了假期外,其余时间比较零散。锻炼的主要方式是和同伴一起,多采用常见的竞技性强的体育项目。分析显示,学生的个体特点因素、体育兴趣、需要、认知等主观因素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内因,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家庭、社会体育环境等客观因素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外因。绵阳城区高中生对体育有比较浓厚的兴趣、良好的认识和态度,对体育的情感也很积极,但客观的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与环境因素,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很大;家庭的支持和父母的体育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体育教师引导、学校体育氛围、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场地器材设备等情况是影响学生参与锻炼的重要因素;社会媒体宣传和社会对体育锻炼看法也是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现状调查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要注意内因和外因的结合,转变学生、教师和教育主观部门的体育观念,切实贯彻中央有关精神,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大力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积极改革体育课程设置、改善场地器材,利用大众媒体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在宏观上营造全民健身的社会大环境,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年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的建议。为绵阳市高中体育工作改革提供有益信息,为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提出有实际价值的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