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真菌感染在临床中很常见,很多原因可以引起其出现不同程度的继发或原发感染,深部系统性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各种类型的念珠菌。氟康唑是控制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在临床中的使用最多。但是,当氟康唑反复过多的滥用时,可使其药效发生变化,发挥的作用不同程度的降低,即出现对氟康唑耐药。这种现象给念珠菌病的有效治疗带来了很多障碍。使常规抗真菌药物耐药性发生逆转是目前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有学者发现舍曲林(sertraline)对深部及浅部发生于各部位的真菌都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但具体的作用机理仍需进一步探索。目的:通过常规使用的方法微量稀释法探索不同浓度的舍曲林对氟康唑耐药性的逆转,进而对它们之间相互的机理进行多方面深入的探讨。方法:(1)对收集的总共有106份和兰大二院皮研室保存的10份念珠菌标本通过各种方法分别进行鉴定;(2)采用CLSI制定的微量稀释法对先前收集的106份和兰大二院皮研室保存的10份念珠菌进行反复药敏试验;(3)通过3次药敏试验,选出对氟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对应的药敏板并求出MIC值后,在舍曲林作用48h的药敏板中用200u1加样枪头混匀培养基后,轻轻吸取少量并加入到已经准备好并标号的SDA培养基中,把所有培养2天(48h)后的有不同形态生长的菌落用生理盐水配置成菌悬液,再次进行氟康唑的药敏试验,进一步观察其MIC值;(4)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计算舍曲林对临床株及标准株的MIC值及MFC几何均数,并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舍曲林作用前后氟康唑对耐药株的敏感性变化。结果:(1)收集的106株念珠菌标本经不同方法及实验鉴定为白念珠菌(Ca)96株,非白念珠菌10株。取自兰大二院皮研室保存的10株念珠菌中,经过同样的方法鉴定白念珠菌(Ca)共8株,克柔念珠菌(Ck)共2株。(2)舍曲林对所有菌株的MIC值范围为3.715~118.75μg/ml。(3)当舍曲林浓度范围为0.93-59.375μg/ml时,其作用于氟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和克柔念菌株作用48h后,它的MIC值均数变化较大,白念珠菌由舍曲林作用前103.385±32.408下降到6.857±4.45μg/ml。克柔念珠菌由102.400 ± 35.054μg/ml下降到6.000±2.828μg/ml。(4)当舍曲林作用浓度为14.845-59.375μg/m时,氟康唑对耐药白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的MIC均数分别为6.857~11.333μg/ml和6.000~12.800μg/ml。即对氟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在舍曲林(14.845~59.375μg/m1)的作用下可使其耐药性发生变化,即转化为敏感株。结论:(1)在念珠菌病发病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发作的次数中取材,其致病菌仍以白念珠菌为主。(2)舍曲林对测试的几种类型的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3)舍曲林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可逆转传统抗真菌药物氟康唑对耐药白色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的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