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现代菌物分类技术,从形态解剖学、个体发育学、生态及生物学等方面对安徽黄山风景区的斑痣盘菌科 (Rhytsmataceae Chevall.) 的分类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同时在表型性状分类的基础上,基于ITS1-5.8S rDNA-ITS2区序列,构建了散斑壳属 (Lophodermium Chevall.)系统发育树,探讨了散斑壳属种间及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
以Darker (1967)、Cannon & Minter (1983,1986)、Johnston(1986)、Spooner(1991)、Kirk et al.(2001) 等人提出的若干分类原则为主要依据,对自行采集和保藏的650余号斑痣盘菌科标本进行鉴定与分类,共查明9属55种,其中除47个已知种外,还包括8个新种:冬青齿裂菌 Coccomyces ilicis sp.nov.、苔草皮下盘菌 Hypoderma caric&sp.nov.、树参散斑壳 Lophodermium dendropancis sp.nov.、群生散斑壳 L.gregarium sp.nov.、八角生散斑壳 L.illiciicola sp.nov.、石楠生散斑壳 L.photiniicola sp.nov.、斑茅舟皮盘菌 Ploioderma sacchari sp.nov.及奇异小鞋孢盘菌 Soleella mirabilis sp.nov.。编制了二叉式分种检索表。对新种提供了形态学特征的描述与图解以及寄主、生态和产果期等的记载,并加以讨论;对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特征简介。新种的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保教研室(AAUFP)。
本文在分类基础上对黄山区景区的斑痣盘菌从物种组成、寄主种类、寄生性及致病性等方面进行物种多样性研究,并分析了斑痣盘菌物种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采用改良的氯化苄法,获取了散斑壳属 (Lophodermium Chevall.)29个菌株的基因组DNA。通过真菌通用引物ITS4和ITS5对rRNA基因的ITS1-5.8S rDNA-ITS2区进行了特异性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测序,获得长600~1000bp的ITS区序列。以柔膜菌目的Helicodendron triglitziense(EF02923429)为外群,基于隶属20种的39个菌株ITS区序列(含29个自行测定和10个从GenBank下载序列),构建了散斑壳属的系统发育树。本系统发育树由3个进化分支构成。所有的针叶树生散斑壳形成进化分支Ⅰ,自举支持率为62%,它又由3个小的分支组成。5个Lophodermiumaustrale、6个L.conigenum以及L.pine-bungeanae、L.indianum和L. seditioshim菌株形成了自举支持率为54%的分支A。L.pinastri、L.macci、L.pini-excelsae和L.petrikii这4个种形成分支B,得到的自举支持率为 74%。针叶树生散斑壳进化分支的基部是分支C,它由L.baculiferum、L.molitoris和L.kumaunicum组成,其自举支持率为71%。
子囊果具唇的阔叶树生散斑壳菌株被聚在了一起而形成进化分支Ⅱ,得到了80%的自举支持率。所有子座覆盖层裂缝两侧均具严重碳化、无明显结构的黑色向内延伸物、覆盖层与基部层毗邻处为矩胞组织构成的内部基质的种被聚在一起组成了进化分支Ⅲ,它的自举支持率达99%。
对该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结果表明:1.散斑壳属种间关系与其寄主具很大的相关性,针叶树与阔叶树上的散斑壳属成员可能是亲缘关系较远的两大类群;2.位于进化树基部的进化分支Ⅲ与Ⅰ和Ⅱ组成的进化分支形成一个姊妹群,这说明散斑壳属很可能是多源的。3.寄主、生境和产地的不同会引起散斑壳属种内一定的遗传变异;4.子囊果的埋生位置、子座覆盖层与基部层的发育程度、唇细胞的有无等特征在散斑壳属种水平分类上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