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岫岩黄~绿色蛇纹石玉的颜色质量评价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CIE1976L*a*b*色空间对92粒蛇纹石玉进行颜色定量表征,对其进行颜色评价和分级尝试,并探讨影响颜色的内、外在因素。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XRD分析确定样品的矿物种属为叶蛇纹石。结合紫外-可见光光谱的分析,确定蛇纹石玉由Fe致色。随着蛇纹石玉中Fe含量的增加,颜色的明度降低,色调角增大。分析3种标准光源D65、A、F2下蛇纹石玉的颜色差异,研究光源对蛇纹石玉颜色的影响。D65光源有利于绿色蛇纹石玉颜色和透明度的呈现,可用作展示光源;A光源适合黄色蛇纹石玉的照明展示。D65光源具有相对均匀的光谱功率分布和接近自然日光的照明效果,适合用作蛇纹石玉的评价光源。分析9种明度的非彩色背景上蛇纹石玉的颜色差异,研究背景对蛇纹石玉颜色的影响。随着背景明度的提高,蛇纹石玉的明度升高,色调向黄色区域偏移。对于中等彩度的蛇纹石玉,随着背景亮度因素的升高,其彩度随之增大;对于彩度较低的蛇纹石玉,随着背景亮度因素的升高,其彩度先增大后减小。分析蛇纹石玉吸水和脱水前后颜色的差异,指出“跑水”对于蛇纹石玉的颜色有影响。吸水之后,蛇纹石玉的明度和彩度均提高,色调向绿色区域偏移。这是由于蛇纹石玉中存在裂隙或杂质,吸水之后,吸附水进入微裂隙和颗粒间隙,可以提高透明度,改善其颜色外观。随着样品暴露在空气中,这些吸附水从微裂隙和颗粒间隙中脱失,导致蛇纹石玉的明度、彩度降低,色调角减小。对蛇纹石玉的颜色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色调以绿色为最佳,彩度越高越好,中等明度为佳。利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结合肉眼实际观察效果,将蛇纹石玉分成黄、黄绿和绿三个颜色系列,再依据彩度和明度将蛇纹石玉细分为7类,并划分每一个类别的范围,为蛇纹石玉的颜色分级和质量评价提供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统计数据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统计数据质量既关系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更关系到整个政府管理部门的公信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不断改革统计管理体制,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但目前针对统计数据质量评估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评估基本都是由统计部门内部自行实施,社会普遍认为评估过程的不公开和缺少公众参与会导致评估结果不客观、不真实等问题。本文选择从用户角度出发,通过满意度调查收集数据用户对政府统计统计数据
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同时带动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但建筑业在发展的同时又面临着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等其他的问题。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复杂程度等方面都会有更高的要求,而在传统的CAD二维设计时,各个系统缺乏协调沟通会造成碰撞问题严重,在施工阶段容易造成返工,增加施工成本。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建筑业
新生代以来受到青藏高原隆升和东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的双重影响,在过去的65 Ma以来,伴随着秦岭造山带的隆升,渭河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沉降。渭河盆地是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陷盆地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背景下,水工环地质勘查取得了一定进步,现代水工地质环境研究期间,各种先进的设备和各类技术手段层出不穷,这为提升水工环地质勘查效率,以及工作
为探索何种因素对不同规模经营主体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4省926个水稻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在OLS模型基础上采用优势
物理建模的能力是学生能否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在初中阶段如不能为培养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打好基础,适当的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在课业压力较大的高中阶段再进行培养,将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阻碍。本论文主要通过对初中学生解决原始物理问题的现状分析学生建模能力的现状,研究对学生建模能力影响较大的基本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第一章由社会的发展需要引出课题,并从人才培养的需要、课改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各环节实施对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分别于医院落实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各环节措施前后,从医院门诊处方中抽取处方各500张,
<正>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60年代后期出生的我那时刚背着书包上小学,吃不饱穿不暖还担惊受怕的童年时代,沐浴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春风茁壮成长的
期刊
<正>儿童文学脱胎于成人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儿童文学的兴起、发展与媒介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儿童是一个特殊的读者群体,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及完善的思想体系,因而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已经呈现接受度高、招生人数逐年上升、重视培养质量和进入网络学习时代等新常态,文章在此背景下探讨了入学条件、培养方式、课堂学习、实践安排、学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