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细菌在海洋碳循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中DOC是地球最大的碳库之一,全球存量约为662Pg C,与大气中CO2含量相当,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细菌则是海洋中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生物,是海洋中DOC的主要消费者。细菌对海洋DOC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将吸收的DOC中的一部分用于呼吸供能,将其矿化为CO2重新释放到大气中,另一部分转化为自身生物量储存起来。海洋微型生物碳泵(Microbial Carbon Pump,MCP)是近年科学家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不同于传统生物泵,MCP是以细菌和DOC作为切入点,从微观上探讨海洋的固碳和储碳机制。MCP中,细菌在吸收利用DOC的同时释放出惰性DOC存留于海水中,在固碳的同时实现碳的储存。 为探究中国南海(South China Sea,SCS)MCP中的相关过程参数、细菌对DOC的利用情况及DOC碳库组成及,本研究在2014年5-7月及2014年8-9月的两个南海航次中展开了一系列实验,实验区域涵盖珠江口区域、南海陆架区、南海海盆区及吕宋海峡。一方面,使用3H亮氨酸-离心法检测南海200m以上不同水层的BP;另一方面,用0.75μm GF/F膜对原位海水进行过滤、培养,在14到31天内进行DOC、细菌丰度(Bacterial Abundance,BA)、细菌生产力(BacterialProduction,BP)的采集。 结果表明,南海表层BP分布范围在0.06-0.55μg/(L·h)之间,陆架区>海盆区;200m以上水层BP分布范围在0.03-0.55μg/(L·h)之间,BP有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200m以内水柱平均细菌生产力(Depth-averaged Bacterial Production,IBP)分布范围在0.04-0.31μg/(L·h),陆架区>海盆区。南海表层DOC浓度的分布范围为69.83-88.52μM,珠江口>陆架区>海盆区>吕宋海峡,活性DOC(LabileDOC,LDOC)在总DOC库中的贡献在4-9%之间,珠江口>陆架区=海盆区>吕宋海峡;半活性DOC(Semi-labile DOC,SLDOC)在总库中的贡献在2-14%之间,珠江口>陆架区>海盆区;南海DOC的消耗速度在0.05-0.39μM/day之间,珠江口大于外海。南海表层细菌丰度分布范围为2.44×105-1.40×106 cells/mL,细菌生长效率(Bacterial Growth Efficiency,BGE)在0.04-0.65之间,两者的分布均呈现珠江口>海盆区的趋势。 南海表层BP在近岸与外海之间的分布差异主要受DOC控制;BP在表层与200m层处的差异则主要受温度影响。总体上,BP的分布受多种环境因素综合控制,包括温度、盐度、营养盐和叶绿素a等。当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BP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某一时空内,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子有所不同。 陆地径流是造成南海表层DOC浓度分布呈近岸大于外海趋势的主要原因。陆地径流携带着大量的陆源有机物注入珠江口,使得近岸水体中含有大量的LDOC,而开阔外海中则缺少这部分DOC来源,造成近岸水体和海盆区碳库组成上的差异。珠江口处含有大量的LDOC、SLDOC及其他营养物质,使得此处细菌生长旺盛,细菌丰度、BP和BGE均高于海盆区。BGE越高的海域,表明此处细菌固碳能力越强。在珠江口,被细菌吸收的DOC主要用于BP的产出,细菌将吸收的大部分DOC转化为生物量储存下来,因此BGE高;而在开阔外海,被细菌吸收的DOC绝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被储存下来的碳十分有限,因此BGE低。 此外,在对海区LDOC及短时间尺度内的SLDOC进行定量时,我们建议使用小体积平行培养方法。在计算碳收支的时候,总是使用0.5的BGE理论值是不适合的,建议使用现场经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