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自身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以“低端嵌入”的弱势竞争方式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实现了货物贸易的“爆炸式增长”。从出口规模来看,1999-2017年中国的出口总额以及制造业出口额均大幅增加,出口总额由1949.31亿美元上升至22633.46亿美元,增长了10.6倍,制造业出口额由1720.9亿美元上升至21184亿美元,增长了11.3倍。世界银行数据库显示,自2003年以来,制造业出口占中国商品出口总额超过90%,但出口总额的快速增长并不足以说明中国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出口竞争力,因为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生产过程日益碎片化造成绝大部分产品的价值实际上来自全球各地,并非传统总值核算框架下只属于产品的最终出口国。根据WIOD数据库,2000年至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持续增加,但是相对于制造业出口总额来说,国内增加值的出口比例并未得到显著提升,尤其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日渐式微,中国制造业出口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2000年,中国制造业总出口与制造业增加值出口之间的差额为334.48亿美元,2014年已增加至6020.08亿美元。影响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因素很多,从要素禀赋理论而言,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对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和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可以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国内增加值的出口额提供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因此,为了我国对外贸易和总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把握并适应当代劳动力供给趋势,寻找出口价值链升级的新引擎。本文阐述了劳动力供给状况影响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理论基础,并利用42个国家的国际面板数据和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并针对相关研究结论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分析了劳动力供给数量对于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数量有利于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分工合作的专业化程度,从要素禀赋理论出发,人口红利意味着一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增多能够为出口贸易提供更多的人力与资本支持,由此导致的规模经济促使一国取得价格竞争优势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尽管从单个商品来看,依靠低廉劳动力价格出口的产品所含的国内增加值非常有限,但出口规模的扩大也必将带来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量的提升;其次,本文分析了劳动力供给结构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劳动力供给年龄老化一方面会引起出口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也会通过挤占科研资源、降低学习和创新能力等影响制造业国内增加值的出口;再次,本文分析了劳动力供给素质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高素质劳动力的投入能够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提高有助于扩大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规模。相较于依赖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国内增加值出口额,每单位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所带来的国内增加值出口额更为可观。因此,改善高素质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对提升我国制造业国内增加值的出口额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实证分析得出增加劳动力供给数量、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会显著提高制造业国内增加值的出口,增加劳动力供给数量能够显著提高制造业出口额,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提升劳动力供给素质能够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