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涯适应力是个体因应生涯角色变化并与之保持平衡的能力,被视为个体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获得生涯成功的关键能力,是国外近年来生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理论生长点。本研究首先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涯适应力的缘起、概念内涵、理论建构及实证研究等方一面对生涯适应力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便人们更深入地体会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然后,针对当前生涯适应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生涯发展现状以及生涯心理学的研究新进展,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围绕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这一主题进行了比较全面而又系统的探索。具体而言,首先,基于已有关于生涯适应力理论建构的观点以及其他学者对其探究结果,利用侯志瑾对国际版生涯适应力的修订,进一步厘清了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理论建构,运用此问卷,考察了某高校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发展水平与特点,以此了解一下中国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整体发展水平与特点。紧接着,引入生涯心理学中的另外一个研究热点,即生涯阻碍知觉,探讨了影响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因素以及生涯阻碍知觉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综上,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期望通过上述的研究来推动我国大学生生涯心理的心理学研究,并为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启示。本研究分为5个部分,围绕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理论建构发展特点、相关因素及不同因素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差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综合这些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生涯阻碍知觉包括背景差别待遇、婚姻家庭制约、父母行为阻碍、学校教育不足、信息探索不足、技能储备不足和性格缺陷共7个维度,具备良好的信效度,在大学生群体中适用性良好;生涯适应力是由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四个因素组成的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系统,根据国际版问卷修订了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作为评估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工具。2、我国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发展总体上居中等偏上程度,但仍不容乐观,同时,在年级、家庭背景及参加社会实践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性别上,男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明显优于女生。在年级,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会随年级升高而有所下降,大三时会略有回升,大四则又会下降;在家庭背景上,在城乡和父母受教育水平上,大学生在生涯适应力总体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专业上,整体上看,文科类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明显高于艺体类的和理工类的。在参与社会实践活的数量上,表现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越多的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也越高。3、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与生涯阻碍知觉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后可知,生涯适应力可能是影响生涯阻碍知觉的原因之一,同时还发现,生涯阻碍知觉越高的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发展水平则越低,说明生涯阻碍知觉对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的提升有制约作用。而对大学生生涯阻碍知觉的调查发现,整体而言,多数大学生感知到的生涯阻碍程度并不是太高,不过,在阻碍知觉来源上将高校教育的不足视为制约他们生涯顺利发展的首要因素。同时,大学生的生涯阻碍知觉在性别、年级、专业类型、所学专业满意程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在父母受教育水平和城乡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这些的研究结果所得出的问题和结论,本研究提出在今后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培养过程中和大学生就业辅导工作中,大学生自身更要提高积极主动性,家长也要做出相应配合,更重要是在大学培养期间开展相应的生涯辅导工作,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强整体教育并对个别问题逐一辅导,充分发挥大学在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中的主体作用,以致于更好促进的大学生的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