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内旅游市场成长迅速。由于旅游业拥有可持续性强,联动能力强,就业机会多等优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将目光投向旅游企业。然而我国旅游行业规范尚不成熟,其中90%的企业仍然处于规模小,并且时常出现经营失败以及同业恶性竞争的状况。风险控制体系的缺失以及风险度量体系的不完善阻碍着市场资本的进入,这种情况与旅游业的高速发展的趋势显然不符,因此如何更好地识别与衡量旅游企业所处的风险状况,如何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降低高风险企业所可能导致的损失,就有了现实意义与价值。 景区类上市公司有着业务涉及面广,综合性高的特点,在旅游企业有代表性,故本文以景区类上市公司为例,对其风险状况进行研究,试图提供一种评价旅游类上市公司风险状况的手段。为了能对景区上市公司的风险状况进行准确评述,本文先从景区类上市公司的风险成因入手,将其分为内部成因与外部成因,对景区类上市公司的风险进行研究。 在风险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风险的不同形式,笔者决定以财务风险以及经营风险为基本评价要素,建立风险评价体系对景区类上市公司的风险状况进行分评价。对于财务风险的评价方法,笔者经过综合比较,决定以2010-2012年景区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使用因子分析法以上市公司各年的财务业绩表现为基础进行风险评价。对于经营风险的评价,笔者综合参考了国内学者对于景区类上市公司的研究成果,决定以战略风险、竞争能力、公司治理、区域竞争力以及外部环境为评价要素进行评价。 本文研究认为,景区类上市公司的成因主要是来自于宏观环境、中观环境与微观环境三方面,景区类上市公司的风险状况的评价应当注重于中观和微观环境对于公司的经营及其财务表现的影响。对于景区类上市公司的风险应对,应以改进经营效率与财务绩效为途径,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引入三方资金监管,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等手段,达到风险应对与控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