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之行》(1924)是20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1879-1970)唯一一部以殖民地印度为题材的小说。作品一经发表,立刻受到批评界的广泛关注,评论家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论述。尽管福斯特本人竭力回避小说的政治意图,声称"这部小说不是关于政治的,而是关于人类对一个更为持久的家园的追求。"但由于小说国际性的背景题材,在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盛行的今天,蕴涵在作品中的政治意识-殖民主义意识和反殖民主义意识,仍然值得进行探讨。 关于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观点,评论界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这本小说是一部反殖民主义的经典之作;另一种则注重揭示作品中所暴露的殖民主义意识。这种情况近几年来发生了改变:最近几年,国内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开始着重论述作品中的双重意识-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意识。本篇论文通过应用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批评理论,和借鉴以往学者的理论,来研究福斯特的双重视角:一方面论述福斯特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反殖民主义视角,另一方面则揭示作品中潜藏的殖民主义视角。在此基础上,来探讨福斯特这种矛盾思想的根源。 一方面,站在反殖民主义的立场上,在小说中,福斯特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英国官员们的虚伪、冷酷、傲慢、无知、缺乏同情心,生动地描写了他们对印度和印度人的所作所为。他们高高在上,对待印度人傲慢粗鲁,认为英国人天生优越,而印度人则低人一等,是劣等民族。他们中从年长一代地位最高的市长兼税务官特顿先生,卡伦德上校,警察局长麦克布赖德到年轻一代的罗尼无不如此。这些政府官员所说所做的既荒谬又毫无根据,他们常常把印度人说成是一些善于欺骗,愚昧,落后的低等生物,并且把自己的话当作是普遍的真理。福斯特通过刻画他们的言行,讽刺了殖民者的荒谬,愚蠢和残忍。 通过揭露英帝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作者满怀同情地表现了殖民地印度人民的悲惨生活。福斯特对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破败,贫困的印度和穷苦的普通印度人也给予了同情。在小说第一章作者描写的昌德拉普尔镇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一个肮脏破败;另一个欣欣向荣,生机勃勃,使读者清晰地感受到了印度人凄惨的生活处境。这两种景色的对照体现了福斯特对印度人民的深切同情。阿齐兹是作品的主人公,作者很细致地刻画了他的不幸遭遇。尽管他尊重英国人,对他们彬彬有礼,但总是受到他在医院的上司卡伦德上校的羞辱。他对英国人的热情好客却给他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作者对他的生活,尤其是他在马拉巴山洞事件中的遭遇给予了同情。除了主要人物,福斯特还对普通的印度人也给予了细致的描述,真切地同情和赞美了他们。 人际关系①是福斯特关注的一个焦点,小说书名通过借用惠特曼的长诗《向印度航行》(Passage to India),表达了作者对东西方相互连接和沟通的希望。代表英国的莫尔夫人和菲尔丁以及代表印度的阿齐兹渴望建立跨种族的友谊,怀有搭起东西方之间沟通桥梁的美好愿望,并为之不懈奋斗。通过描绘他们之间跨越身份,种族,文化和宗教的友谊,表达了作者试图连接东西方的努力。 另一方面,福斯特在表现印度主题时,常常不自觉地落入殖民主义话语之中。他笔下的印度被赋予了神秘,落后,混乱的形象,小说中第二部分描写的马拉巴山洞是昌德拉普尔唯一引人注目的地方。然而,在福斯特笔下,却是形式单一,洞内没有任何装饰,大小相似,黑漆漆的一片,没有任何生命的存在,因此游客很难加以区分。山洞的漆黑破坏了人类追求和谐秩序的本能。另外山洞可怕的回声使莫尔夫人和阿德拉经历了一次精神危机,回声使莫尔夫人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使阿德拉精神错乱,幻想阿齐兹企图侮辱她,她的指控引发了小镇的混乱。除马拉巴山洞外,作者在一些细节的描写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印度混乱,神秘的形象,表现了他对印度的偏见。 福斯特的殖民主义意识也表现在他对印度人物的刻画中,小说中的主人公阿齐兹是作者刻画的正面人物形象,他正直,热情,好客;但同时他也被描写成一个幼稚,冲动,敏感,多疑的穆斯林教徒。谎言与欺骗经常出现在阿齐兹的言行里。他还有强烈的自卑感和民族羞愧感,常常不自觉地用殖民者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和自己的国家,他对自己的同胞也抱有偏见。小说中另一个印度主人公高德博尔教授则是一个古怪而神秘的印度教徒,他被描写成一个贪吃,不负责任和滑稽的人物,因此他在读者眼中成为一个令人厌烦的角色,读者很难对他表示理解和喜欢。在刻画其他印度人物时,作者更是充满歧视和偏见,把他们描述成懒惰,善于欺骗,道德败坏的负面形象。莫罕摩地·拉蒂夫是这样一个懒惰,不诚实的老家伙,连印度人也不喜欢他。印度教徒潘纳·拉尔医生则被丑化成邪恶,狡猾和奸诈之徒,甚至可与动物相提并论了。 福斯特一向重视人际关系的描写,他在小说中探究了"印度人和英国人有没有可能结成朋友"这个问题。①通过描绘阿齐兹与莫尔夫人,阿齐兹与菲尔丁之间跨越种族建立友谊的尝试,以及他们最后的失败与分离,作者回答了这个问题:东西方之间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友谊。福斯特对东西方连接持一种悲观的态度,他潜意识中的西方优越论的殖民主义思想为他所希望的东西方沟通设置了障碍。小说结尾处陈述了英国人与印度人之间建立友谊的阻力之所在,作者似乎在证明是印度的土地,印度的一切不想要英国人和印度人成为朋友,而不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从而使他的"印度之行"成了一次失败之旅。 《印度之行》体现了作者思想的双重性和矛盾性,在小说中听到了不和谐的声音: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的声音。他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双重视角不是一个简单原因就能道明的,而是几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印度之行》是作者两次印度之行后写成的。他对印度产生兴趣始于1906年,那时他是一位在英国留学的印度人马苏德的拉丁文家庭教师,他对马苏德的友情促使他开始去了解印度。在第一次印度之行前,他已对印度产生了很深的感情,这本书就是献给马苏德和他们十七年的友谊的。在第一次参观印度时,他游历了许多地方,并且通过马苏德,结识了当时印度著名的知识分子和社会活动家阿里兄弟,与他们的交往对福斯特影响很深,促使他开始关心印度的独立事业。总的来说,福斯特对英国统治下印度的描写是在细微观察的基础上写成的。对印度的了解使他在写作时相对地客观,他在作品中表现了对英帝国统治下印度人遭遇的同情。 其次,福斯特还是一个自由人文主义者,他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社交圈以及他对社会活动的热心培养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福斯特出生于一个致力于改革与慈善活动的家庭,这培养了他的社会责任感。他在英国剑桥大学英王学院的学习经历培养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他深受N.维德,G.L.狄金森,G.E.莫尔等人的影响。在剑桥,福斯特加入了使徒学社,后来又加入了布鲁姆斯伯里社团,在这种自由民主的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他找到了精神归宿。福斯特一生都热衷于公众事务,为公民的自由民主事业而不懈努力。作为一个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表现出了不满,通过谴责英国官员们的所作所为,他表现了对受压迫的印度人的关心和同情。 最后,作为受到西方思想文化滋养和塑造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西方集体主义的欧洲中心主义思想和殖民主义意识对他的影响根深蒂固,使他很难摆脱。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他对殖民地印度和印度人民的描写不时地落入殖民主义话语之中:神秘,落后,肮脏的印度与先进,理性,有序的西方构成了二元对立。福斯特在作品中并没有希望英国人被驱逐出去,相反地,他还借菲尔丁之口,表现出了大英帝国的不可或缺。他对殖民主义的批判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批判,他没能意识到殖民者和殖民地人民矛盾冲突的根源,而把希望寄托在了英国统治阶级行为的改进上。 总之,福斯特身上的矛盾思想体现在了他创作的《印度之行》中,他接受的影响,教育以及他的身份使他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最终福斯特通过两种声音表达了这种矛盾:反殖民主义的声音和殖民主义的声音。因而在作品中福斯特会有两个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