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对皖南地区的出土青铜器作梳理后,努力探寻皖南地区所出青铜器的年代框架,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皖南青铜器发展序列;核心目标是探讨皖南地区出土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年代,并在整个长江下游的区域框架内,揭示皖南地区的青铜器发展面貌。皖南青铜器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年代问题。本文首先从方法上做了阐释:一方面先从墓葬地层关系为指示,排比这些墓葬陶瓷器,借助土墩墓的14C测年数据,建立起初步的分期框架,然后再将范围延伸开来,建立起整个宁镇、皖南地区的土墩墓分期,从而得出有青铜器伴出的墓葬单位的年代下限;另一方面从青铜器本身型式分析入手,对长江下游地区出土典型青铜器进行分型分式,排列得出皖南青铜器在长江下游青铜发展序列中的相应位置关系。然后综合两方面结论,结合青铜器器物组合在墓葬中的分布规律,适当参照中原器物,得出皖南出土青铜器的大致年代框架。皖南土墩墓南北两区的发展节奏并不一致,南北两区之间存在比较多的共同特征,但差异性更大,北方宣芜平原土墩墓的出现时间与宁镇地区相当,屯溪山区则稍晚。皖南青铜器主要分布于相对北部宣芜平原的宣芜平原和南部屯溪山区盆地腹地。两区之间的青铜器,在器类分布和组合上的差异十分明显。皖南商周青铜文化主体应由当地土著文化发展而来。屯溪八墓所出青铜器与宣芜平原区所出青铜器的很大不同,很可能属于早期越人的系统,与宣芜平原区大致属于吴文化的文化面貌差异比较明显。皖南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可分成四期,其中第二、三期又各分为早晚两段,对应时代分别是:第一期:商代;第二期:早段:西周前期、晚段:西周后期;第三期:早段:春秋前期、晚段:春秋后期;第四期:战国。皖南青铜器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勃兴,从内部变革到走向繁荣,再到受到外部冲击下的转型,直至最终衰退的整个过程。西周前期和春秋前期是两个高峰:器物种类和数量多、器物组合完整而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数量及器型的变换程度突飞猛进,器型种类和型式更迭明显,成为整个江南地区青铜文化最为繁盛的地区,重心位于以铜陵——繁昌——南陵三地为中心的北方宣芜平原地区。直至春秋前期,皖南青铜器始终占据长江下游地区青铜文化的主体地位,在与周边地区的相互交流中不断丰富和壮大。皖南内部青铜文化的重心也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南北并驾齐驱、再折返向北的往返过程。从春秋后期开始,宁镇苏南及浙北地区的青铜文化获得迅猛发展,西北方向的楚文化也带来了强大的影响,都给皖南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原有瑰丽灵巧、雄奇朴拙的特征逐渐被简洁实用的风格所替代。进入战国后,皖南地区已经完全被楚文化因素所席卷,除了早年被周边地区吸收的兵器上的形制因素外,原有的皖南青铜文化因素几乎消失殆尽。皖南青铜器经历了一个由侧重礼器,到礼器、兵器并重,再到侧重兵器的发展历程。这与周边地区青铜器发展进程接近,但由于彼此发展的快慢缓急程度不一,最终共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长江下游地区青铜器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