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种X-连锁的遗传性致死性肌病,临床起病隐匿,极易漏诊。实施新生儿筛查有助于DMD患者的早期识别及临床干预,最终改善患者预后。肌酸激酶同工酶MM(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M,CK-MM)是DMD患者发病早期重要的生化标志物。目前,将CK-MM用于DMD新生儿筛查的研究较少,陕西地区缺乏该类研究。本研究通过检测新生儿残留干血斑样本中的CK-MM浓度,初步分析本中心随机新生儿的CK-MM浓度分布情况,并对影响CK-MM浓度分布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上早期筛查和识别DMD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期间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出生的4572例新生儿的残留干血斑样本,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对干血斑样本进行CK-MM浓度测定。以2000例样本的CK-MM检测值计算出99.9的百分位数设定截断值,对筛查阳性样本进行原血片复测,将复测仍为阳性的患儿召回,进行临床评估、心肌酶谱、基因检测和定期随访。基因检测包括采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检测DMD基因的大片段缺失/重复及采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检测64种遗传性肌病相关的基因变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CK-MM浓度与出生体重、孕周、采血时间的相关关系,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不同出生体重、孕周、采血时间、分娩方式、性别对CK-MM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1.通过对4572例新生儿干血斑样本进行CK-MM浓度检测,CK-MM浓度值的中位数为61.60(38.70~103.00)ng/m L。以2000例样本的CK-MM检测值计算出99.9的百分位数设定截断值,截断值为572ng/m L。2.4572例干血斑样本中高于截断值的有5例,进行原血片复测后有3例筛查阳性,经MLPA检测确诊1例DMD,另外2例MLPA检测阴性,NGS未检出相关致病变异。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K-MM浓度和出生体重之间没有相关性(rs=0.009,P=0.526);浓度和孕周、采血时间呈负相关(rs=-0.039,P=0.008;rs=-0.674,P=0.000)。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对三组不同的出生体重、孕周、采血时间、分娩方式的CK-MM浓度值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三组出生体重和孕周的CK-MM浓度值分布无统计学差异(X2=5.897,P=0.052;X2=1.505,P=0.471);三组采血时间和分娩方式的CK-MM浓度值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X2=1332.744,P=0.000;X2=850.627,P=0.000)。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同采血时间、分娩方式、性别做两两比较结果表明,采血时间在3~10天的新生儿CK-MM浓度中位数高于采血时间为10~20天和>20天,具有统计学差异(Z=-35.844,P=0.000;Z=-10.203,P=0.000);而采血时间在10~20天与>20天检测的CK-MM浓度值无统计学差异(Z=-0.241,P=0.810)。分娩方式为剖宫产检测的CK-MM浓度高于顺产与产钳助娩,具有统计学差异(Z=-29.081,P=0.000;Z=-6.214,P=0.000);而分娩方式在顺产与产钳助娩检测的CK-MM浓度值无统计学差异(Z=-1.228,P=0.219)。两种性别的新生儿筛查的CK-MM浓度值具有统计学差异(Z=-8.343,P=0.000)。结论:1.4572例随机新生儿中筛查阳性3例,确诊1例DMD患儿,筛查阳性率为0.07%。CK-MM筛查新生儿DMD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96%,阳性预测值为33.33%。2.CK-MM浓度受性别、分娩方式和采血时间的影响。男性新生儿CK-MM浓度中位值高于女性,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CK-MM浓度偏高,采血时间在3~10天内,CK-MM浓度随着采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在采血时间>10天后CK-MM浓度趋于稳定。3.确诊患儿的CK-MM浓度>5000ng/m L,MLPA结果示DMD基因51号外显子缺失突变,表明应用CK-MM可筛查出新生儿DMD。对CK-MM筛查阳性的病例结合基因检测,可以降低假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