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量化表述的专题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eqiang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研究现代汉语表量词语和表量格式在不同句法结构或句法位置上,所呈现的量化表述上的异同,特别是通过探究其内涵量性及相关的句法功能,从而表明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作者作为汉语非母语的研究者,作为一名留学生选择专题模式来研究相关的汉语量化问题。
  第一章是绪论。简述本文的研究对象、选题意义,并介绍和本文有关的一些基础性理论和前人研究,提出本文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主要讨论“X(一)点”与“X(一)些”的表量功能。从汉语定量词和不定量词的划分切入,从主观量和客观量的角度,论述二者在表量大小和表量精确性与模糊性方面的区别与联系。从语音、词法和句法三个层面,以轻重音、词语搭配和适用句式及句法分布等角度描写、分析二者在量化表述上的特点。
  第三章从量化词“点”与“些”的搭配功能角度研究二者的特点。分别研究了“点”、“些”与“就”和“才”、程度副词、部分代词连用时的特点,并以汉语中的一些特殊句式为观察角度,研究“点”和“些”的搭配功能,并试图进一步分析其表量特点。
  第四章从认知角度解释“点”和“些”的量化表述特点,从有界无界理论角度进一步解释“点”“些”所表现出来的句法分布特点。并更为广泛的从语用和认知的角度,解释“点”“些”类量化表述的句法表现。
  第五章主要比较“稍微”与“有点”在量化表述上的异同。从句法、语义、语用等不同平面比较二者的联系和差异,并试图说明由于其演化历程和语义基础的差异,造成在汉语量化表述上的不同倾向。
  第六章从“有点”“有些”的后接成分角度出发,以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三大类实词为其后接成分的分类标准,并结合语用和认知理论,对其后接成份的选择倾向做出解释,进一步明晰二者在量化表述方面的特点。
  第七章主要借鉴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对“多少+X”的量化表述做了一定分析,并根据它们的特定表量功能,探讨了说话人对相关情景的识解与语境适切度。我们认为:1、当X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即NP)时,“多少+NP”构式的量化表述为“说话者认为某主体的性状程度达到极致、顶点的无限量”。2、当X为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即VP)时,“多少+VP”构式量化表述为“说话者认为某个动作行为达到的结果或性状的程度不会超出某个有限量幅。”
  第八章探讨“多少”的演化历程。“多少”最初从单纯的数目开始,通过语义的演变和虚化,最终产生变化。在虚化的过程当中其语义有时表示偏向“多”,有时偏向“少”,是由于一定的语境因素造成的。而且,“多少”从确定的问数量,逐步演变为表达量概念的词,可以视作为“量化词”。本章试图通过描述其虚化过程,来解释“多少”作为量化词的诸多特点。
  第九章为本文的结论。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和梳理,并指出本文的不足和疏漏,及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其他文献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表现“文革”“伤痕”的儿童小说,与“文革”文学在叙事技法上具有一致性。在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时,习惯于将“文革”的过失,归咎于“四人帮”等“坏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干扰和破坏。儿童小说中的“革命历史”题材叙事,与现实政治中的“拨乱反正”关系密切。“文革”结束后,一些儿童小说作家试图用对“革命历史”的叙事,回到“文革”前的认识逻辑和意识形态规范,并在1980年代逐渐走向了对“革命历
学位
分类词是一项很特殊的语言特征,因此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目前,分类词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分类词普遍规律的探究正成为跨语言研究的一个热门方向。壮语分类词语篇出现频率高,语义、句法功能发达,语用功能多样,有着极高的类型学价值。本文参照分类词类型学提出的分类词描写框架,全面详尽地描写壮语武鸣话的分类词系统,分析分类词语法、语义、语用及篇章层面的相关参项在武鸣话中的各种表现。  本文正文有五章,另有绪论和结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文通过考察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之间的关系,揭示海派散文作为地域性都市散文的独特生产机制及其审美功能和文体特征,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虽然海派文学研究已成为显学,但学界多从海派小说角度切入,对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派散文却相对忽视。海派作家在20世纪30、40年代创作了大量的散文,表现了现代都市上海的真实风貌以及市民的生活理想和价值观念。研究海派散文,对于把握海派文化的精神内核,对于深
李维桢(1547—1626)是明代“后七子派”后期的中坚,在很大程度上也可称为晚明文坛盟主之一。特别是他数十年的文学创作活动,正处于晚明诗坛流派纷起、诗学思想激烈变化的时期,他的诗歌创作、诗学思想与晚明诗歌创作、诗学思想的流变有很大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反映晚明诗歌流变的一个标本。  本文从各个方面对李维桢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研究。不仅对其思想、性格、心态、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及其影响加以论述,还试
学位
中国西南边陲的高原上生活着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少数民族——纳西族。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三省区毗邻的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支流无量河和雅砻江流域等大约八万平方公里地域范围内。在这一块位于高原的神奇土地上,在与周围大理南诏白族文化和藏族地区苯教、藏传佛教的相互影响下;在与中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创造出了光彩夺目的纳西族东巴文化,主要记载于用纳西族古代图画象形文字书写的一千多卷东巴经籍中
学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穆时英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但由于特定历史文化语境的强大作用,穆时英研究长期被忽视,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在人们对城市现代化的深切思考和对文学现代性的急切追求中,穆时英作为上海现代都市文化的典型代表,作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者,才重新走入文学研究的视野。  穆时英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
学位
本文以现代汉语双宾句与“把”字句作为研究对象,在全面考察两类构式的基础上,通过双宾句和“把”字句的构式转换,试图找出汉语双宾句和“把”字句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进而深化对汉语双宾句和“把”字句的研究。  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在本章中首先简介前人研究的情况,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意义,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范围,语料来源进行说明。  第二章是构式语法与汉语构式研究。在本章中首先简介Goldberg的认知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