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渭河关中段表层沉积物和流域典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 stic ides,OCPs)在渭河关中段表层沉积物和流域典型土壤中的分布现状(残留类型、残留浓度、残留浓度与沉积物、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等)、归趋特征及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l)渭河关中段表层沉积物中∑OCPs的残留浓度为0.24~0.98 ng/g,其巾大峪口断面沉积物中EOCPs残留水平最高,达到0.81士0.25 ngtg。典型土壤中∑OCPs残留浓度为0.33~130.34 ng/g,而扶风县果园土壤中∑OCPs平均残留浓度为20.50 ng/g,居研究区域之首。渭河关卟-段表层沉积物与典型土壤-I- OCPs的主要污染物类型均为HCHs(六六六)和DDTs(滴滴涕),不过表层沉积物和典型土壤中的HCHs和DDTs的残留均低于我国其他地区。渭河关中段表层沉积物∑OCPs平均残留浓度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均呈现出二阶空间分布,而典型土壤中∑OCPs平均残留浓度则均呈现出多阶空间分布。 (2) OCPs来源解析表明:渭河关巾段表层沉积物中的DDTs以历史残留的工业DDTs妁丰,近期可能有新的林丹、三氯杀螨醇和CHLs(氯丹)输入。而典型土壤中HCHs和DDTs的残留主要分别源于林丹的施用和工业DDTs的历史残留,近期有三氯杀螨醇和 CHLs输入,而其所残留的艾氏剂、狄氏剂和异狄氏剂均来源于其他地区的远距离迁移与转化。 (3)渭河关中段表层沉积物的EOCPs残留量分别与沉积物的TOC含量、含水率都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年平均流量对数值呈负相关关系。而渭河流域典型土壤中各 OCPs的残留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含水率、TOC含量、pH和颗粒粒径分布)之间的相关性较小。 (4)渭河关中段表层沉积物中残留的OCPs会对渭河流域生物产生极小的负面生态效应,且其潜在生态风险较低,但是不能忽视OCPs通过食物链累积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典型土壤中残留的狄氏剂会对该区域内的鸟类和哺乳动物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土壤中残留的DDTs对该区域内的土壤生物和鸟类具有一定较高的生态风险,而对哺乳类动物的生态风险较低,可能会产生次生毒性效应或毒性较小;大部分土壤样品中残留的HCHs对该区域内的50%无脊椎动物不存在的生态风险,且目前未对IO%无脊椎动物造成毒性影响或其所产生的毒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