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青少年单独驾车出行逐渐增多,而青少年饮酒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屡见,这种事故的伤害是不可逆的,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致力于研究青少年驾车行为和饮酒驾车行为,探索有效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安全的可行办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模拟实验的方式,考察影响青少年饮酒驾车行为的因素,为有效干预青少年酒驾行为以及减少青少年酒驾危害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共包括两个部分,研究一包括实验一,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日历表回顾法等方式进行,对93名18至21周岁的青少年驾驶员(其中男48人,女45人)日常生活中饮酒、驾车、社交等行为进行调查,并基于青少年本身的人格特质、驾驶态度和驾驶习惯等方面探讨影响青少年驾驶员对饮酒后驾车态度的因素。研究二主要探讨影响青少年饮酒驾车行为的因素,并尝试提出有效干预方法。其中包括两个实验室模拟驾驶实验,实验二通过比较三组不同血液酒精浓度(BAC)下青少年的驾车行为绩效,分析血液酒精浓度对青少年驾车行为绩效的影响。实验三选取典型高低冲动型人格特质的青少年进行饮酒驾车实验,分析不同人格特质对青少年饮酒驾车的行为绩效影响的差异。由实验结果得出了以下结论:1)青少年酒驾意识薄弱,部分青少年未意识到酒驾的严重危害,接受自身或他人饮酒后驾车,而社会、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较早接触汽车和酒精,这与青少年酒驾事件的频发存在密切关系,相关数据也反映出高相关趋势。2)相较于清醒状态,青少年饮酒后驾车绩效显著降低,主要表现在追求速度、对车辆方向的把握不稳定和急踩油门和刹车等方面,而血液酒精浓度(BAC)越高,驾车绩效则越差,而在方向盘转速、车辆航向角度等方面则无显著差异。3)清醒状态时,高冲动型的青少年驾车绩效略差于低冲动型,而饮酒后,两者驾车绩效均有明显降低且高冲动型更差于低冲动型青少年,主要反映在运行时长、纵向速度、油门输入等指标有显著差异,而在事故率、方向盘转速、车辆曲率、按钮输入等方面则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全面深入了解我国青少年驾驶员的饮酒、驾车现状,并进一步了解血液酒精浓度和人格特质对我国青少年饮酒驾车行为绩效的影响作用,为提出切实有效提高我国青少年驾驶员交通安全的干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