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以儒,释,道为主的多家文化的有机融合的开放型文化系统。儒家的人生智慧是德性的智慧,礼乐教化的智慧,通过修身实践的功夫,尽心知性而知天;道家的人生智慧是无为的智慧,逍遥的智慧,超越物欲,超越自我,强调得其自在,歌颂生命自我的超拔飞越,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和;佛教的人生智慧是解脱的智慧,无执的智慧,启迪人们放弃外在的追逐,消解心灵上的偏执,破开自己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真。在历史的发展中,它们之间相互侵染、相互补充。儒、道文化是在中国土生土长起来的,而佛教是舶来品,自从它传入中国后,开始中国化,然后分化成许多宗派,其中禅宗是中国化佛教的主流,它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双向撞击、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一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和积淀的具有丰富而深刻内涵的文化形态,它的价值取向是通过自身的修行和对自我的认识,发掘自身内在的佛性;在这两种文化互相交融的过程中,禅宗与少林武术的有机融合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中国的少林武术最初是僧人们为求自保而采用的强身手段,和禅宗参悟本性的价值取向截然相反,但正是这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文化却有一个能将双方联系起来的结合点,这就是养生,因为修禅坐的太久了会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引起机体的衰弱,这就需要通过习武这样的肢体活动来改善身体状况;而在修炼完武术后也需要有像修禅这样一种缓解和恢复机体疲劳的静养形式,所以在少林寺特殊的环境中,两种不同的文化发生碰撞后出现了异质交融现象,少林武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机地融摄、吸收某些禅宗的学说、理论和研习方法,使其成为少林武术自身的内容,甚至这些禅宗理论和实践方法本身直接同少林武术文化相结合,形成新的技术体系,这大大促进了少林武术的发展。同时,少林武术对于禅宗的发展也起到了助化作用,无数高僧大德的禅修实践证明:生命既需要运动,也需要静养,二者缺一不可。修炼少林武术使身体机能被极大的调动,练完会感到身体疲惫,而通过禅修既可以缓解疲劳,又能怡情养性,做到精神内守,恬淡虚无,使身体做到劳逸结合,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的自我调节与免疫能力。所以少林寺僧人们在修炼完少林武术之后,很自然地将修禅作为一种调节手段,久而久之,修禅成为少林寺僧人的一门必修课,这在很大程度上认可了武术的理论和修习实践的作用,对禅宗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综合分析法,在对禅宗养生思想和少林武术的文化渊源上进行归纳总结后,分析了禅宗养生思想对少林武术的影响及其在少林武术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从根本上找出禅宗与少林武术两者的结合点和相互间的影响,并具体罗列出来。但愿能为当前少林武术研究提供一点参考意见,为武术文化的发展献上一点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