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两种常用的胸椎旁神经阻滞穿刺方法:平面外--旁矢状位入路技术与平面内--横向肋间入路技术,比较两组在针体显示评分、穿刺时间、皮肤肋横突距离、注药前、后椎旁间隙间距、注射15分钟及30分钟后麻醉的阻滞节段、穿刺并发症、术后VAS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区别,从而进一步评估超声引导下两种胸椎旁神经阻滞入路的可靠性及可行性。方法: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4月行胸部手术的129例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旁矢状位入路平面外技术组(P组)和横向肋间入路平面内技术组(M组),分别观察比较两组针体显示评分、穿刺时间、进针次数、注药前、后椎旁间隙间距、注药后15分钟及30分钟麻醉的阻滞节段、是否有穿刺并发症、术后VA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1)两组的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及手术操作方式等资料基线均衡,具有可比性,1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操作及手术,无人退出。(2)针体显示评分、穿刺用时及次数的比较:本研究发现M组的针体显示评分(1.60±0.5)要优于P组(0.31±0.59),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穿刺用时和进针次数上比较无明显差异。(3)注药前后超声测量皮肤横突间距、椎旁间隙间距的比较:两组在超声测量注药前皮肤横突间距分别为(2.49±0.45,2.50±0.46)厘米,椎旁间隙扩间距(0.43±0.18,0.39±0.14)厘米。其中超声测量M组注射药后的椎旁间隙扩散深度距离为(0.82±0.24)厘米高于P组(0.69±0.23)厘米;M组及P组注射药前后椎旁间隙间距各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4)注射药物后15分钟以及30分钟阻滞节段范围比较:注药后15分钟阻滞节段范围M组为4(2,5),P组在注药15min阻滞节段范围为4(2,6);M组在注药30分钟阻滞节段范围为4(3,5),P组在注药30分钟阻滞节段范围为6(4,7),P组在注药30分钟后阻滞节段大于M组(P<0.01);此外P组组内前后比较中注药30分钟后阻滞效果高于15分钟后,而在M组内前后比较没有差异。(5)术后2小时、6小时两组的VAS评分相似,但术后24小时P组4(3,5)要高于M组3(2,4),M组和P组VAS评分统计结果(P<0.01);在患者满意度方面M组和P组没有明显的区别。(6)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虽然M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组(4.5%<8.1%,P>0.05),但是P组出现穿刺部位血肿的发生率8.1%高于M组的发生率3.0%(P>0.05)。结论:两种入路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率均较高,其中横向肋间入路平面内技术在针体显示评分、注药后的椎旁间隙扩散深度、术后维持镇痛及血肿较低的发生率优于旁矢状位入路平面外技术;因此超声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采用横向肋间入路平面内技术可能更具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