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耐磨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矿业、水电、机械等行业都有耐磨材料的身影。传统的耐磨件多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而且一直应用至今。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工业产能持续增加,机械零件的频繁更换给企业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传统的金属耐磨材料已逐渐无法满足工业需求。因此,具有优良性能的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进入人们的视野,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的刚度及高耐磨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耐磨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矿业、水电、机械等行业都有耐磨材料的身影。传统的耐磨件多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而且一直应用至今。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工业产能持续增加,机械零件的频繁更换给企业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传统的金属耐磨材料已逐渐无法满足工业需求。因此,具有优良性能的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进入人们的视野,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的刚度及高耐磨性,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TiC增强高铬铸铁耐磨复合材料,主要研究制备工艺及热处理工艺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销盘磨损试验对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不同的球磨时间对混合粉末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烧结活性的影响,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最终获得了实验参数范围内最佳的制备工艺:球磨时间12h,压制力350MPa,烧结温度1280℃。此工艺下复合材料的性能指标如下:密度6.79g/cm~3;相对密度94.17%;硬度49.2HRC;抗弯强度980MPa。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对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TiC/高铬铸铁复合材料的硬度先升高后降低,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逐渐降低;随回火温度的升高,TiC/高铬铸铁复合材料的硬度逐渐降低,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先降低后升高。实验参数内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1040℃保温2h空冷+250℃保温2h空冷。此时复合材料硬度为62HRC,抗弯强度为784.3MPa。对同一制备工艺下复合材料与高铬铸铁的耐磨性进行了评价。研究不同外加载荷、不同组织状态下材料的耐磨性。结果表明,TiC陶瓷颗粒的添加及热处理工艺的实施能有效提升材料的耐磨性。低载荷下,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为高铬铸铁的1.51倍;高载荷下,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为高铬铸铁的2.87倍;热处理后,高载荷下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为高铬铸铁的3.26倍。热处理后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是未热处理时的5.3倍。随着法向载荷及试样表面硬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逐渐降低。
其他文献
炔丙醇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工业原料,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建材、农药、医药、化学等领域。其中在有机合成领域,炔丙醇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结构中的羟基和炔基具有丰富的反应性。此外,炔丙醇廉价易得,结构易调整,因此常用于合成维生素、醚类、酮类等天然产物或精细化学品。α-羟基酮、噁唑啉酮、烯二酮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酮结构,其中,α-羟基酮在生物、医药、催化等方面用途广泛,噁唑啉酮常被用作抗菌药或兴
无论是从节约资源、控制成本,还是从轻量化、节能减排角度考量,铝代铜都是当下发展的趋势之一。但是铜和铝是异种金属,他们之间性质差别很大,实现铜/铝直接焊接得到有效接头很困难。而目前一些资料证明采用钎焊的方式可以实现铜管和铝管的有效连接,但其界面的连接机理并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本文在磁脉冲-半固态辅助钎焊的基础上,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在微观原子尺度上对焊接界面各元素的扩散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
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等行业迅速发展,其领域内不断高度微型化、集成化的电子设备为功率电子器件的封装提出了低温互连,高温服役的要求。传统锡基焊料不耐350℃以上的高温,而常见的高温焊料则由于熔点过高极易造成元器件的损坏,现在研究的新型连接工艺如瞬时液相烧结(TLPs)及纳米颗粒烧结(NPs)等方式存在连接层孔洞较多,烧结压力过大,生成脆硬性的金属间化合物(IMCs)影响连接强度等缺点,因此亟
轴承作为机器中的关键零件,在汽车、轮船、重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运用,是机械部件转动不可或缺的零件。轴承中的流线组织分布对轴承的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本课题研究了GCr15轴承钢中流线组织在成形制造过程中的演变特性及对机械性能的影响。首先对GCr15轴承钢热轧态流线组织进行了微观分析,揭示热轧态流线组织的形貌特征。对热轧态GCr15轴承钢进行球化退火处理,分析退火态GCr15轴承钢中流线组织的微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不断提升的工作温度使其功率模块封装需经受更严苛的考验,亟需一种耐高温封装工艺。近年来,瞬时液相烧结连接技术(TLPS)凭借较低的连接温度和辅助压力,较高的强度和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具有在电力电子封装应用的潜力。瞬时液相烧结连接选用熔点相差较大的金属粉末作为连接材料,在连接过程中低熔点金属(Sn和In)熔化并与高熔点金属(Au、Ag、Ni和Cu等)反应生成高熔点的金属
催化层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核心器件。氢氧化反应(HOR)和氧还原反应(ORR)分别在阳极和阴极催化层中发生。因此,催化层的优化和电催化剂的设计对PEMFC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EMFC动态工况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反极现象能在短时间内使电池的催化层结构造成致命的衰退,从而大大降低燃料电池的寿命,因此需要对反极过程中催化层的微观结构进行深入研究。而对于PEMFC催化剂而言,其目的是完全消除
随着人们对食品和药品等相关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使用相变材料(PCM)的蓄冷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相变材料作为蓄冷技术的核心,可充当能量储存的中介,弥补能量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实现能量的充分利用。目前,低温相变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于空调和建筑等相变温度在0℃至室温的相变材料,而对于相变温度为0℃以下的冷链用相变材料尚存较大空缺。故本文针对微冻冷藏(0~-7℃)和轻度冷冻(-10~-18℃)两
快速准确的检测自然环境和生活用水中的硫酸根离子含量对于环境检测和人类身体健康都有着重要意义。硫酸根离子及其盐类作为肥料、添加剂等在人类农业、医药、建筑业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过高的硫酸根离子含量会导致许多问题,例如引起人体肠胃功能紊乱导致腹泻,土壤环境酸化和对混凝土结构的侵蚀劣化作用。因此,设计并制造一种硫酸根离子传感器,对环境中硫酸根离子进行快速、实时、稳定的检测是亟待研究的问题。随着传感
铜、铝异种金属的连接不仅可以实现接头轻量化,还能缓解储铜压力、解决铝的产能过剩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铜铝间形成有效的连接,导致无法得到牢固的钎焊接头。结合半固态钎焊的优势和电磁成形的特点,课题组提出了磁脉冲辅助半固态无钎剂钎焊铜铝管的新工艺,以避免常规钎焊因使用钎剂而带来的气孔缺陷、接头耐腐蚀性下降等问题。半固态钎料的流变性能是分析钎焊过程、评估接头性能的重要依据
Si3N4/SiC被认为是一种优秀的复相陶瓷,可以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如良好韧性,高温稳定性,耐磨性与耐腐蚀性等,但材料实际上硬度和韧性难以同时统一的问题仍限制着这种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为了更好的集成Si3N4、SiC各自优良的性能于Si3N4/SiC复合材料中,本论文提出梯度组成复合结构思路,探索了Si3N4/SiC梯度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和结构-性能关系,重点关注了梯度组成分布对复合材料结构和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