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星系核的多环芳香烃红外发射线与光学发射线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3年首次在行星状星云中发现11.3微米的发射线开始,多环芳香烃(PAH)的研究至今已有几十年。已有的研究仅仅在PAH谱的强度,形状和位置等统一了意见,但PAH分子的结构仍是未解之谜,我们只能将PAH作为这一大类分子的统称。且地面上的实验室的模拟及实验并不能完全仿照观测的天体的物理环境。PAH发射线的的研究,较多的集中于星际介质,超新星及普通星系中,皆因它所具有的恒星形成的示踪作用。近年来活动星系核对PAH的等值宽度的影响,成了新的研究热点。所以研究PAH在各种天体尤其活动星系核中的存在及与其他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对于揭示活动星系核与宿主星系之间的协同演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论文中,我们首先研究了窄线的Ⅱ型活动星系核中光学线比[OⅠ]λ6300/Hα和[SⅡ]λ6716,6731/Hα与PAH比11.3/7.7的相关关系。我们从引言中已知,光学线比实际上代表了活动星系核的辐射场的强度,联系着谱指数等参数。它们与PAH11.3/7.7强的相关关系暗示了作为活动星系核辐射场的谱指数(斜率)决定了对PAH小分子的破坏。11.3/7.7的值越高,可发射7.7微米发射线的PAH分子就会越有效的被活动星系核(X射线)所破坏。进一步,我们通过[SⅡ]/Hα和[OⅠ]/Hα,可以将PAH比和Dn(4000)联系起来,推论出11.3/7.7的比值增大伴随着宿主星系的越老的星族。  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探测宽线Ⅰ型活动星系核的活动性和PAH的性质之间的关系。我们从文献中收集了47个Ⅰ型活动星系核中的PAH的7.7和11.3微米发射线的数据,再加上活动星系核的光学特性的数据。研究结果发现,PAH11.3微米的等值宽度与FeⅡ发射线丛λ44434和λ4684的等值宽度比Hβ的等值宽度的比值(RFe)有弱的相关关系。而PAH11.3/7.7的比值和RFe,PAH11.3/7.7与[OⅢ]λ5007的光度,PAH11.3/7.7比与Hβasymmetry有强的相关关系。我们通过主成分分析揭示了PAH11.3/7.7的比值,可以成为本征量1的在红外的新延展。PAH11.3/7.7和本征量1的强相关关系,预示了伴随着高RFe值,弱[OⅢ]射线和Hβ蓝翼的活动星系核,可能有着低的PAH电离、陡的斜率、软的谱硬度及随之而来更多的PAH中性分子。
其他文献
该论文在二阶扁率精度下,对包括固体内核、流体外核、粘弹地幔和地球表面流体层(包括海洋和大气)、并不断地自转、其形状微椭且旋转对称、地球内部存在非流体静平衡态的地球
曾经作为科幻小说主题的机器人技术,如今已发展为工程与技术领域的一个专业分支。从太空探测到家庭护理,这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机器人可代替人类从事危险与枯燥的工
天体物理学家第一次成功地计算中等质量恒星演化到中心氦燃烧阶段,就发现蓝拐现象,它是赫罗图上形成黄巨星分支的重要理论条件。但由于蓝拐对很多输入物理,如对流的混合长理论,对
脉冲星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其极为稳定的平均脉冲轮廓.脉冲轮廓及偏振等资料分析的根本目地总结脉冲辐射的特性,给出辐射经验规律、辐射区的几何特性、辐射束的结构等为理论工作
该文首先阐明了印度天文学曾随佛教传入中国这一事实,及汉译佛经是保存印度天文学资料的重要原始文献.然后对保存于汉译佛经中天文学资料的分布情况、保存方式、可靠性、局限
该文利用Rossi X-射线时变探索者(RXTE)天文卫星的观测数据,对黑洞候选体Cyg X-1进行了时域和频域的分析.该文在时域方面的研究包括光变曲线的Shot结构、光变曲线硬度和流
中子星独特的物理条件已使它成为现代物理及天文学研究的焦点.该论文主要研究强磁场中中子星的有关理论和表现.具体包括:强磁场中Synchro-Curvature辐射的量子理论;内部强磁
这篇论文除了对星系动力学和星系化学演化做了一个简要评述外,主要介绍了自己的一些研究工作.在三维旋涡星系的密度波理论研究中,研究人员可得以下主要结论:1)厚度是密度波理
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是新形势下摆在高校党组织面前的重要任务 ,做好这项工作 ,对顺利实现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党的基层组织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