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3年首次在行星状星云中发现11.3微米的发射线开始,多环芳香烃(PAH)的研究至今已有几十年。已有的研究仅仅在PAH谱的强度,形状和位置等统一了意见,但PAH分子的结构仍是未解之谜,我们只能将PAH作为这一大类分子的统称。且地面上的实验室的模拟及实验并不能完全仿照观测的天体的物理环境。PAH发射线的的研究,较多的集中于星际介质,超新星及普通星系中,皆因它所具有的恒星形成的示踪作用。近年来活动星系核对PAH的等值宽度的影响,成了新的研究热点。所以研究PAH在各种天体尤其活动星系核中的存在及与其他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对于揭示活动星系核与宿主星系之间的协同演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论文中,我们首先研究了窄线的Ⅱ型活动星系核中光学线比[OⅠ]λ6300/Hα和[SⅡ]λ6716,6731/Hα与PAH比11.3/7.7的相关关系。我们从引言中已知,光学线比实际上代表了活动星系核的辐射场的强度,联系着谱指数等参数。它们与PAH11.3/7.7强的相关关系暗示了作为活动星系核辐射场的谱指数(斜率)决定了对PAH小分子的破坏。11.3/7.7的值越高,可发射7.7微米发射线的PAH分子就会越有效的被活动星系核(X射线)所破坏。进一步,我们通过[SⅡ]/Hα和[OⅠ]/Hα,可以将PAH比和Dn(4000)联系起来,推论出11.3/7.7的比值增大伴随着宿主星系的越老的星族。 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探测宽线Ⅰ型活动星系核的活动性和PAH的性质之间的关系。我们从文献中收集了47个Ⅰ型活动星系核中的PAH的7.7和11.3微米发射线的数据,再加上活动星系核的光学特性的数据。研究结果发现,PAH11.3微米的等值宽度与FeⅡ发射线丛λ44434和λ4684的等值宽度比Hβ的等值宽度的比值(RFe)有弱的相关关系。而PAH11.3/7.7的比值和RFe,PAH11.3/7.7与[OⅢ]λ5007的光度,PAH11.3/7.7比与Hβasymmetry有强的相关关系。我们通过主成分分析揭示了PAH11.3/7.7的比值,可以成为本征量1的在红外的新延展。PAH11.3/7.7和本征量1的强相关关系,预示了伴随着高RFe值,弱[OⅢ]射线和Hβ蓝翼的活动星系核,可能有着低的PAH电离、陡的斜率、软的谱硬度及随之而来更多的PAH中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