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1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 capacity, FVC)、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 IC)及残气量(residual volume, RV)反应差别,从而对COPD肺功能改变特点有更全面的认识。方法:1.共收集了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临床诊断为COPD稳定期无心力衰竭的病人526例(79.1%为男性),年龄平均为(65±9)岁,根据GOLD分级标准轻度组103例、中度组294例与重度及极重度组129例,比较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前后FEV1,FVC,IC及RV的改变值,改变率及显著改善率。2.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肺功能参数改变差值的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和配对秩和检验。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明显改善例数采用频数统计,利用卡方检验分析。各组间肺功能参数比较,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改变值或率的离散度比较采用Lenvne方差齐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及IC较吸入前增高,RV较吸入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前、后差值FEV1低于FVC,IC与RV(P<0.05),FVC与IC低于RV(P<0.05),FVC与I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重度及极重度组△FEV1小于轻度组与中度组(P<0.05);轻度组与中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容量指标中,重度及极重度组△FVC,△IC与△RV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P<0.05),中度组△FVC与△RV高于轻度组(P<0.05),△IC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改善率为18.1%,FVC改善率为31.9%,IC改善率为31.7%,RV改善率为60.3%,各参数改善率除FVC与I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余参数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RV改善率明显高于FEV1,FVC及IC(P<0.05);重度及极重度组RV改善率(68.2%)明显高于轻度组(47.6%)与中度组(61.2%)。结论:1. 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肺容量及呼吸流量较前改善,肺容量反应较呼气流量反应更为显著。2. COPD患者随着严重程度增加,流量指标FEV1改变值逐渐减小,而肺容量指标逐渐增大。3.所有肺容量指标中,GOLD各级病人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改变最显著的是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