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自组织”模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M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大规模旧城改造运动对历史街区带来了“建设性破坏”,导致了城市历史文化的断裂和消失;随后兴起的“绅士化”改造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历史风貌,却对街区原有的社会结构带来了较大程度的冲击;同时,随着民众自主意识的觉醒,自发的抗争和维权运动对传统外力干预、自上而下的改造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传统的历史街区改造模式亟待转型。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背景,结合台湾地区的相关经验,探索研究一种自下而上的,由社区力量自组织进行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模式。理论层面,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解读,了解国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主流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和局限性。同时借鉴社会学中的自组织理论,提炼出社区自组织的核心要素以及与历史街区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模式的研究框架,以进行不同案例的横向对比。文章第三章主要研究大陆地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困境和转折。首先通过对大陆四个不同地区较为典型的保护更新案例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归纳和对比出四种典型模式间的差异。接着对出现了民众和社会力量自组织参与,并因此导致改造模式出现了重大转变的广州恩宁路历史街区改造的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对比其前后模式的差异。文章第四章主要研究“自组织”下的台湾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经验。首先对台湾历史遗产保护理论和观念的演变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论述台湾地区形成社区自组织的主要条件:第三部门的兴起、社区规划师制度、社区赋权机制和公私合伙模式。接着对典型案例——大溪老街的自组织保护更新过程进行梳理,并对其经验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文章第五章先对两岸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制度环境差异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对两岸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第六章结合前文的保护更新案例,基于自组织程度归纳划分出两种不同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模式;最后,结合台湾经验和大陆现实,提出实现历史街区“自组织”保护更新的四项策略建议:①引入NGO的参与,②专业者角色的转型,③渐进式的社区赋权,④建立社区共管机制。
其他文献
会计方程是会计报告的理论基石。现行会计方程以资产恒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为核心。会计科学的本质是计量科学,计量科学的重要特征是存在计量误差。会计对资产的计量是估计
对熊彼特的资本主义演化或发展理论,迄今为止有两种不同的评价。有的学者把熊彼特作为所谓"演化经济学"的先驱,也有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熊彼特一方面信奉一般均衡论,另一方
国内统计资料证实,由于交流混入直流系统,已发生多起继电保护装置失灵、误动作等重大事故,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文章针对交流混入直流系统检测装置进行深入的原理分析。
泡沫混凝土以其质轻、保温隔热、隔音吸声和不燃等优越性能,正在成为一种人们广泛关注的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国内外学者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使其广泛应用于墙体材料中。尽管
公司治理效率是对既定治理结构与机制有效性的度量,也是对公司治理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恰当的公司治理效率评价方法必须兼具目标合理性与现实有效性。通过对现有评价方法的
“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一直扎根于我的心底。从教十六年来,我的教育生活一直充溢着与学生之间爱的故事。最难忘的是2011
期刊
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贯穿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条基本线索。儒、道两家尽管理论侧重点和进路有所不同,但终极目标是相通的,由此形成了彼此之间互为补充的独特文化形态。就小品文
“实验建筑师”作为国内建筑学界的一个特定语汇,产生于90年代末期,是指90年代末-20世纪初学界一批由于设计实践具有创新性而最早引起建筑界关注和讨论的建筑师的称谓,如张永和
介绍了大气折射和大气色散的概念,推导了它们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迭代的方法计算了一定条件下各种模型的大气折射和大气色散值。分析得到了各种模型下大气折射和大气色散的
目前,服务行业已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其主力军却是小微企业。随着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小微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期,其发展方向是高品质、精细化和专业化。因此,他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