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俄是大国,又是邻国。回顾中俄关系三百多年的历史,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中国同别国的关系。中俄关系史上的三个友好条约都诞生在国际关系发生重大转折的历史时刻。《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于1945年8月14日。同日,日本宣布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于1950年2月14日,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个多月。中苏结盟使战后两大阵营的对抗从西方扩大到东方、从欧洲扩大到亚洲。中苏新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外交成果,代表了5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方向,此约不仅具有军事同盟的内容,而且具有政治、经济等全面合作的性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于2001年7月16日。苏联解体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20年的改革开放也使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这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强的新历史时期,《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总结了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的发展经验,确定了两国间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国家关系,为未来中俄关系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奠定了两国关系的政治和法律基础。中俄关系史上三个友好条约反映了条约签订之时中俄国家利益的需求,确定了战后不同历史阶段中俄国家关系的方向。尽管《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途夭折,但必定对当时中俄关系的进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分别梳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形成过程及基本内容。第二章分析三个友好条约签订的国际背景。对三个友好条约签订时中俄各自所处的国际环境和相应的外交政策进行对比分析。第三章对比三个友好条约签订时期中俄的战略态势。本章通过对比中俄双方签约时的国力,有助于理解中俄签约谈判中各自的让步与妥协。第四章比较三个友好条约的执行情况。通过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执行情况的分析,总结中苏同盟失败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的执行《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结论对不同历史时期对中俄关系的影响进行评析,得出启示。 从理论意义上讲,对中俄关系史上三个友好条约的综合比较研究,有利于揭示中俄关系发展的内在因素和规律,深化对中俄关系的研究,从而推动中国俄罗斯学的发展。从现实意义上说,通过中俄关系史上三个友好条约的综合比较研究,总结中俄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为推动新时期中俄关系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