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被搁置,最近这十余年以来,世界各大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逐步加快,各区块经济一体化程度也逐渐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所在的东亚地区却由于历史、政治、民族,以及经济结构等等各种因素导致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十分缓慢。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缓慢,就导致了东亚地区的国家和地区在与世界其他区域的经济体进行贸易谈判的时候,往往居于弱势地位。由此,也促使东亚各国开始认真考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2003年,中国与东盟国家达成一致,开始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最终于2011年建成。与此同时,韩国、日本也分别与东盟达成了一致,开始建设包括东盟十国和各自国家的10+1模式的自由贸易区。中日韩之间的自由贸易谈判比较困难,尽管如此,出于共同的利益考量,必然也将签署相关的自由贸易协定,从而将整个东亚绝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纳入到一个统一的自由贸易体系当中。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除了东盟自由贸易区本身之外,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时走在最前面的一项贸易安排,因此这一贸易安排的走向也将对整个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
基于上述的背景下,本文将探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中国所扮演的角色。究竟融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程度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与东盟内部的国家比较起来,中国在与东盟国家开展贸易的时候,面临多强的额外障碍?在目前的水平下,如果中国要进一步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需要往哪个方向努力?
为了回答上面的这些问题,我们在传统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引力模型进行了研究。在新经济地理相关理论假设和产品差异化可度量的假设下,利用调整后的效用函数推导得出一个非线性的引力模型,从而构建了一个更加适用于分析东亚国际贸易问题的研究框架。为了令这一框架对东亚的情况具有更好的适用性,我们进一步分析了研究目标的具体情况,从经济状况、地理环境、人口状况、文化因素乃至与区域外国家的贸易状况进行了综合考量。根据所得到的一些特点,我们对模型进行了一些修改。
在数据可获取的前提下,我们对中国与东盟贸易中面临的边境效应与东盟内部国家之间贸易时产生的边境效应进行比较,通过对固定系数模型、变动系数模型;对最为传统的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对总贸易、单向贸易模型;对线性和非线性模型,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着重观察了一些参数的显著性状况是否与我们的假设相吻合,并且实时进行调整,以期望可以得到最为真实的边境效应比值状况。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日本作为参照,与中国的状况进行比较。基于两国在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发挥着相类似的作用,因此这一比较也有利于我们了解目前两国分别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深入程度。同时,分析日本与东盟的贸易边境效应,也有利于我们对分析中国与东盟贸易的边境效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结果进行解释。
通过我们的研究,最终发现中国在与东盟进行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过程中,边境效应强度经历了一个倒U型的发展历程,大约在2005-2006年左右达到一个高峰,之后持续下降,目前已经非常接近东盟国家内部的水平。而日本由于采取了不同于中国的另外一种合作方式,因此它和东盟国家之间的边境效应强度比值呈现缓慢下降的线性趋势。然而由于与中国相比,日本与东盟边境效应相对明显得多,因此只要加速现有的谈判节奏,就可以明显促进日本--东盟之间的贸易发展。而中国如果依然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试图融入东盟,双边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潜在空间已经不是很大了,因此中国需要创新思维,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同时引领东盟国家一起开放经济,降低东盟内部的贸易边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