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丁玲无疑是独特的,少有作家如她一般与自己笔下的人物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并遭受众多的争论。对莎菲的批评史贯穿丁玲研究的全程,丁玲和莎菲,这两个名字被紧紧联系在一起,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褒贬毁誉,已经不仅仅限定在文学批评的范畴,《莎菲女士的日记》引发的批评现象引人深思。本文以《日记》接受史为切入点,力图全面地呈现《日记》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接受对象中的接受情况,并深入地分析其升沉兴替接受历程的成因,进而明确不同历史阶段的文艺倾向。除绪论、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新时期以前的《日记》接受史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以时间为顺序,研究出版前后以批评家为主体,以普通读者为辅的接受情况。从《日记》发表初期五四启蒙话语向革命文学转向的文学场、文本的召唤魅力、上海都市文化下商业化倾向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从而进一步在历史的文学情境中还原《日记》的接受情况,这也是之后各时期接受发生变化的初始原因及影响因素。第二章:研究分析新时期后的《日记》接受情况。以1978年至今的时间为节点,按照不同时期的文学环境为背景,讨论《日记》如何被评价,与前一时期的差异,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在新时期的历史语境中,《日记》被不同的话语体系进行多元的阐释,给予了重新解读和评价,文学史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并日渐受到商业文化的影响,在影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作用下,莎菲与丁玲成为消费符号。第三章:反思蕴含在《日记》接受史背后的启示和意义。《日记》接受史对于当下文学无疑具有特殊的启示,无论对于当代文学阐释的标准与方向、当代语境下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还是对于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文学发展的利弊都有着丰富的意义。结语对莎菲形象的阐释嬗变过程进行总结,阐释莎菲与在丁玲本人精神上的同构性,指出围绕《日记》研究近90年的论争,随着不同的历史语境,这种阐释已经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化”代表。应该说对丁玲接受史的言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每一种叙述和方法的得失缺漏,以此不断丰富我们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