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麻韧皮纤维白腐真菌脱胶的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ongjuan119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脱胶是麻类韧皮纤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工序,现有的脱胶技术有化学脱胶、生物脱胶和物理脱胶等,但脱胶效率、脱胶质量稳定性和脱胶废水的严重污染一直是困扰本行业的关键问题。基于红麻韧皮纤维高木质素含量的特性以及白腐真菌具有较完备的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统的特性,本试验通过对红麻韧皮纤维白腐真菌脱胶工艺的优化和脱胶过程机理的初步研究,提出在生产上切实可行的新工艺方法,并对白腐菌共培养高产漆酶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10种供试菌株在麻皮上、选择性培养基(果胶培养基、木聚糖培养基、红麻木质素培养基和C MC-Na培养基)的生长速率比较、分析,同时结合ABTS-平板和Mn-平板快速筛选等初筛手段,确定了Co.v 0003(下称:Co.v)菌株为红麻脱胶的较优脱胶菌。对Co.v菌株的脱胶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液体菌接种、固体发酵的方法,通过残胶率、手感、色泽、柔软度和纤维强度这几个方面来评价脱胶后纤维的质量,试验对脱胶时间、脱胶温度和接菌量这3个主要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脱胶温度29℃,接种量1.5 mL/g,脱胶时间4d后,红麻韧皮纤维的残胶率仅为10.2%,与天然水沤麻法相比,Co.v菌株脱胶所得到的纤维残胶率低,纤维强度高,分纤良好,手感柔软,色泽白且具有特殊的真菌清香味,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通过观察脱胶过程中纤维强度、纤维化学组成和几种脱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结合所得的脱胶纤维红外光谱和脱胶过程中的纤维组织的显微观察,对脱胶的机理进行初步的探究。结果表明,Co.v对红麻韧皮纤维的降解是有选择性的。在脱胶初始阶段(0-4 d),Co.v优先降解木质素,参与木质素降解的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酶活迅速升高,而木聚糖酶和内切葡聚糖酶活性升高缓慢,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较为缓慢。由于纤维结构中胶质的去除使各部位受力相对越均匀,在脱胶4d时纤维束纤维断裂强度达到最大。脱胶4 d后,木质素的降解开始变缓,木聚糖酶和内切葡聚糖酶活性开始蹿升,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加快,纤维结构遭受破坏,其纤维强力逐渐降低。为提高Co.v液体深层发酵产漆酶能力,本试验筛选出较优的产漆酶白腐菌组合,运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对组合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Co.v+Pl.s组合为较优组合,组合菌高产漆酶的较优培养基配方为:在基础液体培养基中添加麦麸添加量11.81 g/L、NH4NO3 1.22 g/L、焦性没食子酸0.72mmol/L、Cu2+ 0.28 mmol/L。组合菌在优化培养基中培养10d,漆酶酶活可高达14.11 U/mL,是组合培养优化前的5.97倍,是Co.单菌株培养的34.34倍。研究为今后酶法脱胶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其他文献
本课题针对当前夏秋季茶树鲜叶资源利用率低、茶产业效益偏低等突出问题,依据少数民族生产和食用酸茶的传统,以夏秋茶树鲜叶为原料,开展新型生物茶产品——泡制型酸茶发酵工
临床上,肺癌除0期和Ⅰ期的NSCLC以外,几乎所有患者在一定时期内都需要进行化疗。目前认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8年第一版报告一线辅助化疗方案应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且制定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从这二十字方针中,我们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辅助治疗酒精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酒精性心肌炎患者269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35例和对照组1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
在移动机器人应用中,通常难以提前获得关于机器人作业环境的认知,而先验环境信息是路径规划、动作预测和机器人控制的重要依据。因此,旨在估计机器人位置与姿态并辨识周围环
<正> 缸套与活塞环是柴油机上一对极为重要的摩擦付。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柴油机的各项性能及使用寿命。评价缸套活塞环这对摩擦付的好坏,往往包括耐蚀、耐磨、耐疲劳等多
在服装生产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裁床余料的产生,我国目前对于这些边角废料的利用率还比较低,产生的价值有限,大多为降级转换或平级转换,裁床余料再生设计是基于纺织废料回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金属蛋白酶,它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发生歧化反应,清除生物体内的自由基,在食
甜瓜成熟期相对集中且正值高温,加之冷链设施欠缺,采后病害较为严重;其采后病害与多种病原菌有关,其中镰刀菌(Fusarium spp.)是引起采后甜瓜“白霉病”的重要病菌之一。本研
网格圈型集聚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紧密纺纱技术,其通过采用网格圈配合相应的负压吸风系统实现须条在加捻前集聚,使成纱毛羽少、强力高。目前对于网格圈型集聚机理的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