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芒果是全世界广泛栽培的第五大水果。海南因其独特的热带气候和优越的地势极适宜芒果的开花和生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区。从1973年世界上芒果病害近30种,1988年国内约有20种,到2015年我国芒果病害达88种。可见,芒果病害的种类在我国呈现增长趋势。芒果露水斑病(Cladosporium claadosporioides,Csphaerospermum.是2010到2015年国内新报道的芒果病害之一。2007年,在海南省昌江县芒果园内该病首次被发现。近几年,该病害已经遍及海南三亚、乐东、昌江和东方等芒果主产区,但关于该病害的道研究极少。本试验对该病害的病原菌测定了生物学特性、调查了寄生部位、建立了 PCR快速检测体系、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并初步研究了其侵染特点、筛选了化学药剂、生防微生物和叶面肥,目的是为该病害的早期诊断、预测预报及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学特性:菌丝在芒果葡萄糖琼胶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上生长最佳,最适生长温度20℃,最适pH值7~8,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菌丝对有机碳源乳糖和有机氮源氨基乙酸利用最好,菌丝致死温度为50℃、10min;产孢量以25℃、pH值6、光暗交替、麦芽糖为碳源、L-胱氨酸为氮源时最大;分生孢子萌发以25℃、pH值7、液态水、有机碳源阿拉伯糖、有机氮源L-天冬氨酸为最适条件,分生孢子致死温度 50℃、1Omin。2.寄生部位:通过对采自不同种植区、不同植物、芒果不同品种及各器官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初步确定芒果露水斑病菌寄生部位有芒果树叶、枝干、花、果及果园杂草,可侵染贵妃芒、金煌芒、台农芒、鸡蛋芒和金惠芒。3.PCR快速检测体系:通过比对分析芒果上不同病害病原菌rDNA-ITS的差异序列设计了 8对引物,经过大量筛选获得两对特异性强的引物ML-SF9/SR5和ML-SF10/SR10,可分别扩增出408bp和424bp特异性条带。将ITS1/ITS4作为外侧引物,ML-SF9/SR5或ML-SF10/SR10分别做内侧引物,组成两组巢式PCR引物对,均可以实现对田间芒果露水斑病菌的检测,检测灵敏度可达35.5x10-10ng/μL。4.芒果露水斑病菌GFP标记:将她和hygB基因插入定点突变后ITS序列中,成功构建了 pITGH质粒,采用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的方法,获得在菌丝、分生孢子、萌发的分生孢子中稳定发出绿色荧光的转化子。该转化子与野生菌的菌落形态、颜色及致病力无差异,生长速度略慢于野生菌。用该GFP标记菌株观察侵染过程,发现芒果露水斑病菌可以在芒果果皮上侵染和扩展,但不能在果肉中扩展。5.药剂、生防菌和叶面肥筛选:单剂抑菌效果较好的是吡唑醚菌酯、多抗霉素B、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咪酰胺、苯甲丙环唑(爱苗)、溴菌腈,EC50介于0.17~0.59μg/mL;其次是氟硅唑、丙环唑,EC50介于0.73~0.80μg/mL;较差的是肟菌·戊唑醇和戊唑醇,EC50接近于2μg/mL。从斜率值来看,病原菌对多菌灵、澳菌腈、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较强。复配的33个组合198个配比中,毒力比率大于1.0的配比有64个,大于1.2的配比有26个;其中,吡唑醚菌酯丙环唑以1:4,咪酰胺:多抗霉素B以2:3的毒力比率约为2.0,增效最明显。供试的14株生防菌中,仅芽孢杆菌5a-7、6c-5和酵母菌M2对芒果露水斑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为79.80%、82.70%、46.00%。供试的17种叶面肥中,尿素对芒果露水斑病菌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达72.5%,其次是硼酸、植物动力2003+、壳聚糖、绿风95、硫酸铵、硝酸铵,抑菌率在43.0%~20.7%之间。12种叶面肥与生防菌的组合中,生防芽孢杆菌5a-7、6c-5分别与尿素或硼酸组合,生防酵母菌M2与尿素组合,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率4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