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主体性德育的构建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9230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人的主体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一种崭新理念,是高校德育的一项根本原则。本文基于上述理念,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通过深入分析“以人为本”思想和高校主体性德育的内涵,阐述了“以人为本”与高校主体性德育的关系,进而论证了“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分析了当前高校在主体性德育实施过程中的现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对“以人为本”理念下构建高校主体性德育的对策性思考,以期能为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高校主体性德育提供借鉴。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了“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以人为本”理念与高校主体性德育进行了界定,主要追溯了“以人为本”的理论渊源,对几个基本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在分析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阐明“以人为本”的理念与高校主体性德育的关系;第二章论证了“以人为本”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体性教育、西方主要的德育理论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论证,从当前全球化、市场经济、世界范围的改革浪潮、网络时代四个时代背景方面进行了现实分析;第三章揭示了高校主体性德育实施过程中的现状和原因分析,从德育目标、方法、内容、实践等几个方面寻找存在的问题,并详细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四章提出了“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主体性德育构建的对策。主要从高校德育的目标、理念、内容、方式四个方面探讨“以人为本”观照下的高校德育的对策,强调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德育各方面都要围绕这一主体来进行。
其他文献
全国很多地区的农村图书馆发展缓慢甚至停步不前,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通过对传统农村图书馆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电子图书馆是农村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泰缅边境的缅甸难民问题,透过内战的表象,缅甸长期的民族政治纷争与民生凋敝才是其根源所在。大量缅甸难民长期滞留在泰国境内,对泰国造成巨大负面影响的同时,却为泰北地方经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教育走向大众化,由此产生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学缘关系逐渐与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等一道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之一。学缘关系是人们由于共同学习而自然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企业最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技术,更重要的是具有高技术、高水平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从人力资源学
劳动模范(以下简称劳模),是推动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先锋,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带头、骨干和桥梁作用。如何发
新建本科院校升级时间短,本科办学经验不足,扩招后,又承担着繁重的人才培养任务,导致其质量问题日趋凸显。评估无疑是一种有效的保障和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教育部五年一轮的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系统观察中药复方“益糖康”对STZ-DM型大鼠血糖,血脂及抗DNA损伤的影响,从而来评价其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初步疗效。 方法:选取Wistar大鼠86只,依据体重
社会的近代化必然导致教育制度的近代化。西方学位制度在清末传入我国顺应了当时发展新式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民初的顺势发展则契合了政体变更后高等教育的根本变革。学位作为
普通高校教师业绩评价与激励一体化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巨大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很多具体情况,每一方面都值得深入细致的研究。本论文在前人关于教师评价、评价系统和评价办
如何参与和谐校园的建设是目前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重点,而国家领导人提出国家一切建设要“以人为本”,使得高等美术教育改革朝向“以学生为本”这一方向发展,那么师生关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