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结构聚苯胺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underw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自组装法和软模板法制备了微/纳米结构的聚苯胺材料,初步探讨了聚苯胺的形成机理,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Bi2S3/PAn复合材料,讨论了Bi2S3纳米材料的制备条件,并对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三氟乙酸为掺杂剂,分别以过硫酸铵和三氯化铁为氧化剂,通过液相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了聚苯胺微/纳米结构的自组装。氧化剂种类、三氟乙酸(TFA)与苯胺(An)的摩尔比值([TFA]/[An])和溶剂的极性均对聚苯胺的形态结构有影响。在水溶剂中,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摩尔比[TFA]/[An]=0.5和0.25时,聚苯胺能形成微/纳米管,结构规整度较高,管外径约200-300nm,内径大约为30-80nm;而当[TFA]/[An]≥1时,聚苯胺产物为颗粒状。聚苯胺微/纳米管为掺杂态,并可以通过调节pH来改变聚苯胺的掺杂程度。XRD结构分析表明聚苯胺微/纳米管为部分结晶性材料,其电导率在10-3S/cm数量级。介电测试结果表明,聚苯胺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2.采用橙Ⅱ(AOⅡ)与三氯化铁(FeCl3)形成的复合物(AOⅡ-FeCl3)作为软模板制备了含偶氮功能基团的导电性聚苯胺微/纳米纤维材料。橙Ⅱ的浓度、无机盐的加入、反应温度等均对聚苯胺的形貌有影响。常温下当橙Ⅱ的浓度为6mM、NaCl浓度为1M时得到了结构规整的聚苯胺微/纳米纤维材料,纤维长度为几微米,直径约为100nm,而低温下(05℃)得到的聚苯胺微/纳米纤维直径有所增加(150nm左右)。采用HCl(1M)后处理后得到了空心结构的聚苯胺微/纳米纤维。FTIR和UV-vis结果表明橙Ⅱ已掺杂到聚苯胺的分子链中。XRD结构分析显示聚苯胺微/纳米纤维为部分结晶性材料,且热稳定性较高,聚苯胺电导率在10-1S/cm左右。3.常温下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Bi2S3片状纳米材料和Bi2S3/PAn纳米复合材料。Bi2S3片状纳米材料的直径随含水量ω(ω=[H2O]/[表面活性剂])的增大而增加。Bi2S3属于正方晶系,且结晶性良好,晶格参数为:a=11.14982nm,b=11.38765nm, c=3.94959nm。Bi2S3纳米片状材料和Bi2S3/PAn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良好,N2气氛下在800℃的热失重率分别为6.4%和45%。与PAn相比,Bi2S3/PAn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在35min时对玫瑰红B(RhB)、亚甲基蓝(MB)和甲基橙(MO)的降解效率分别达到了94.1%、90.1%和88.6%。
其他文献
液锌中工作的材料即要求有良好的耐熔锌腐蚀性能以及优异的热传导性能,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力学性能。铁硼合金虽然热传导性能和耐锌蚀性能能够满足实用要求,但是力学性能较差,在使
钙钛矿型锰氧化物因其CMR等物理性质及巨大的应用潜能而被广泛研究。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制作了La_(0.67)Ca_(0.33)Mn_(1-x)Fe_xO_3固相靶材,单向性好,是典型的钙钛矿型结构,靶材为正交结构。薄膜样品由DPS-Ⅲ型超高真空对靶磁控溅射仪在LAO(100)、MgO(100)上来制作,主要参数为:基片温度为780℃、Ar与O_2比为4:1、溅射功率为200W。La_(0.67)C
当今时代我们主要通过互联网来了解社会热点事件,尤其是一些重大恶性的刑事案件也走进了网民的视野.网民们持续关注一些社会热点案件,并且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了一股具有相同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人以欺骗手段与贷款人签订借款合同的行为,是指借款人在借款用途、还款能力等影响借款合同能否达成的决定
利用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资料,对铜川地区深湖沉积油页岩的岩性特征、纵向分布、平面展布及地层产状进行分析,明确深湖沉积油页岩特征。研究认为铜川地区深湖沉积油页岩位于鄂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人们对生物活性材料应用到生活中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本文研究了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且其它物理化学性质均适宜人体应用的生物活性材料。它不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前在电催化氧化法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过程中,难点集中于处理效率低和电极稳定性差。DSA电极的催化活性主要来自氧化物涂层,其中涂层的结构、元素组成和制备方法是催化过程中
西方视角的全球黑色电影理论存在诸多问题,最终的研究结果还是落入了西方中心论的窠臼,只是这种西方中心论更隐蔽,更容易迷惑人.更严重的是,如果完全照搬这种西方视角的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