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青海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藏传佛教文化,从历史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对青海藏传佛教文化的空间分布特点与组织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和实证研究,不仅是对区域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方法的探索和尝试,同时也是青海人文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文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五章)是从青海藏传佛教文化中选取最能代表其特点的四个文化因子即寺院、活佛和僧侣、寺院建筑、教育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在青海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的时空分布及其演变;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第六章,在前五章的基础上,通过对四个藏传佛教文化因子在空间的分布,采用综合的方法,划分出青海藏传佛教文化的3个大区;另外,通过青海藏传佛教寺院之间关系的研究,总结出青海藏传佛教寺院之间存在的层级结构,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第一章和第二章,通过对青海境内藏传佛教寺院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的研究,得出在青海境内,存在着玉树县和化隆县为中心的两个寺院密集区;另外,藏传佛教不同教派寺院在空间上具有集中的趋势,格鲁派主要分布在河湟流域和柴达木地区、宁玛派主要分布在果洛州、噶举派主要分布在玉树州;青海藏传佛教寺院发展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第一阶段:萌芽阶段,宋代及其以前均属于这一阶段;第二阶段:初期发展阶段,元明时期属于这一阶段;第三阶段,稳定发展阶段,清至民国时期,属于这一阶段。
第三章,通过对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活佛与僧侣的研究,归纳出青海境内藏传佛教活佛的民族与地域构成中,随着活佛的影响力的扩大,其民族呈多元化的趋势,地域的分布范围也随之扩大,这和僧侣的民族与地域构成相一致。另外,在中心寺院一般都有着较为复杂和完备的组织系统,而非中心寺院的组织系统较为简单。
第四章,通过对青海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研究,表明青海寺院建筑中,帐房寺院的分布地域基本和青海牧业区的分布相一致,主要分布在青海的北部、西部和南部地区;土房寺院则主要分布在青海东部的农业地区。在土房寺院中,又可分为汉式建筑风格的寺院、汉藏结合式建筑风格以及藏式建筑风格的寺院三种类型。其中汉式建筑风格寺院数量最少,但体现了历代中央政府对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的支持以及藏传佛教文化和汉传佛教文化的融合;藏汉结合式的寺院,其建筑的主体和布局仍然以藏式为主,只是在主要的建筑上,采用汉式建筑中的歇山顶等建筑形式,主要出现在各地的中心寺院中,体现了朝廷的政治支持和当地环境条件对建筑的制约作用;藏式建筑风格的寺院,是青海藏传佛教寺院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和当地的环境特征相适应的建筑类型。
第五章,通过对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内容、方式的研究,归纳出以显宗为主的格鲁派,寺院教育发达、组织健全、体系完整;宁玛派的教育内容庞杂纷繁,其中还有不少内容同苯教的内容相似;噶举派的教育内容繁多,各个支派皆有不同的教育内容。藏传佛教不同的教派所具有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各具特色,和各教派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分布有着密切联系。从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文化功能上看,青海的藏传佛教中心寺院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中心。从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所培养的高僧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河湟地区,特别是湟中县,反映了塔尔寺作为青海藏传佛教中心寺院,对其周围地区藏传佛教信仰的巨大影响。此外,和牧业地区的独特地理环境相适应,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典籍的保存方式——石经。
第六章,通过对青海藏传佛教四个文化因子寺院、活佛与僧侣、寺院建筑、藏传佛教教育等的研究,采用综合的方法,以主导因素原则——教派、历史地域的完整性原则、地理环境与区位原则作为标准,将青海划分为河湟、柴达木格鲁派文化区,玉树噶举派文化区,果洛宁玛派文化区三个形式文化区。此外,通过对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的相互关系研究,提出了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的层级结构的概念。青海境内的藏传佛教寺院通过这种层级结构关系,以中心寺院为核心,不断扩大其势力范围,同时也利用这种层级结构,实施对所属寺院的管理。本文通过对青海境内具有典型意义的寺院佑宁寺为个案进行研究,归纳出了藏传佛教寺院层级结构产生的三个类型以及这种层级结构所具有的特征及其成因。
目前,关于青海藏传佛教文化的研究,多从佛教史和宗教传承的角度展开。本文从历史文化地理的视角,对青海藏传佛教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了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空间分布具有不平衡性;各教派寺院具有相对集中的地域分布,从而形成了青海藏传佛教文化的三个文化区;在藏传佛教寺院之间存在着层级结构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