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成和影响考察建筑物的社会性——以W村项目为例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jieke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中国建筑行业由快速建设阶段逐渐向平稳发展阶段过渡的背景下,主要探讨了建筑物生成过程中受到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建筑物生成后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两个方面,即建筑物的社会性。本次调研,选取杭州市F区W村的乡村营造项目为例,通过访谈、观察等手段,对该项目的生成及生成后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在项目的生成方面,着重调查了该项目的生成过程、生成中的主要参与者、参与者在其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各社会角色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各个社会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作为基础,希望发现在建筑的生成过程中的社会协作方式、协作流程、以及其中牵涉的社会关系等社会因素对项目的生成造成的影响。在项目的社会影响方面,则通过对比项目前后当地在居住环境、居民行为、村落物质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对该项目生成后对当地所造成的各个层面的影响以及各个层面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在W村项目的生成方面,通过调查,发现项目中存在以下问题:1.在项目生成的前期和后期,建筑所对应的使用者和建筑的用途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建筑的生成没有配合改变进行相应的调整,导致最终生成的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偏差2.在项目生成前期,使用者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均较低,使得生成的建筑物无法完全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并造成建筑生成后期的大幅度改建现象。3.后期商业公司的介入,对项目中的其他社会角色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并使生成建筑物的使用目的和所处的社会环境都产生了较大变化。
  在生成后的影响方面,通过实地的测绘、调查、以及访谈,发现项目造成了下述影响:1.居住环境上,建筑的空间类型和空间组织模式都发生了变化,首层储藏空间也大大减少。2.村落物质环境上,街道的宽度变宽、高宽比变小,且二者的变化更少,更加统一;街道肌理更加规整,建筑体量也更加统一,完整,对街道也更加封闭。3.居民行为上,居民对空间的使用行为、交往行为以及生产消费行为上都发生了变化。4.在社会环境上,当地的社会关系更加复杂,经济环境发生明显变化。
  最后,在结合以上两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对建筑物的社会性做出了探讨,并对建筑物的生成、评价与研究提出如下建议:1.从社会性角度全面认识建筑的生成,而不局限于个别生成阶段,社会橘色;2.关注建筑物在各个层面的广泛影响,全面科学的对建筑物进行评价,并培养相应的社会责任感;3.针对建筑物的社会性开展专项研究,并在建筑其他方面的研究中引入社会性的角度,以更加科学全面的指导建筑实践。
其他文献
现代商业综合体以资本支配的方式,在城市里生产着大量基于资本体系的公共空间,然而这些空间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矛盾,呈现出空间规则固化、公共空间专用与空间系统性不良的公共性缺失表现。而在公共性同样缺失的新上海商业城,以追求日常生活为动力的开放空间自发改造利用却改善并再生了新上海商业城的公共性,并使其空间系统性得以改良,引发了本文对公共性再生因素的探讨。  本文在概述商业综合体、开放空间和公共空间、空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城区中的大学校园与其周边城市街区之间的城市空间,即大学校园边界空间。在知识经济、知识城市的背景下,大学校园不应再是一个在城市环境中的孤立空间,而是一个聚集学术资源,智力资源,社会资源,进行教育、研究和知识生产的综合空间。大学与城市之间在不断形成越来越多的自发、不自发地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大学校园正在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依托校园
学位
建筑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因素结合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其建筑也随着文化、技术、审美的变化而不断演化。其中影响最为持续、最为深远的因素是该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虽有四季之别但也常年保持稳定的规律,它持续影响着当地的建筑、材料、及人们的生活习惯。  建筑屋面作为建筑中与自然接触最紧密的外围护结构,承担着极其重要的防水、保温、隔热以及建筑造型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使建筑得以区分室内外,起到人
学位
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着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其使用效率、优化其空间设计成为了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当前社区养老领域的研究中,定性研究较多,传统行为学的研究较扎实,而运用ICT技术的定量研究仍有较大空间。本研究综合ICT技术和传统行为学方法,具体以ICT数据采集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拍照法为主。选取上海市静安区L机构为典型案例,将包括对机构内老年人、员工和社区
学位
建成环境是国家和民族集体记忆的载体,对既有建筑的循环利用将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内容。选题将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由历史建筑转型的当代博物馆,建筑师通过改建、扩建和修复在既有建筑里改变其结构、材质和构造,使它适应一座当代博物馆的功能需求。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里,保护理论和科学、博物馆内涵都在不断扩充和演变,除建筑设计外,有遗产保护、建筑技术、策展等更多专业领域融入到项目中,这使得此类项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短短不到40年城市化率由20%提升到50%以上。城市发展也迅速面临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的转型。“城市更新”作为“存量规划”的重要内容,受到越来越多重视的同时还亟待更多的研究与尝试。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城市更新的概念不断丰富,更新模式也历经了“政府主导,推翻重建”、“市场主导,公私结合旧城开发”、“公、私、社区三向伙伴为基础,上下决策相结合”的不同阶段[1]。历史
学位
从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着手,通过对于文化演艺产业的现状以及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大背景的分析,可以确定工业遗产改造为小型观演空间这一具体的改造类型有着广阔的前景。不难预见,在不远的未来将会出现大量的相关实践。故笔者希望对于此类改造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来填补这一具体研究领域的空白,并总结出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设计方法为今后的实践提供参考。明确了选题的研究价值之后,首先确定研究对象的准确定义以及研究范围,然后选
TOD开发模式以其高效率的特点得到大中城市的大规模复制性的运用,是集约型城市开发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受限于传统的平面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即便城市高层建筑在轨道站点附近聚集,其空间组织依旧是基于平面化的城市层面。垂直方向的空间与城市产生了断裂,城市高空形成一个个高层的孤岛。TOD模式要求在站点附近集中高强度的开发,城市高层建筑向站点附近聚集,为城市平面要素的垂直向延伸提供了可能性。  论文在既有研究的基
学位
空间体验是建筑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主要研究空间体验中一种特别的意识现象,现象的同时性。这种意识现象表现为,在连续的空间中,主体感受到一种游离的空间体验,在对空间的认识中同时存在多重解读的可能性,能够激发体验者深入而动态地阅读空间。为了从主体的角度出发对这种体验进行研究,本文引入了胡塞尔现象学的内容,基于意识层面,对相应的空间体验加以分析,最终达到揭示该意识现象的目的。  本文分为六章。在第一
学位
本文依托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具体实践经历,以二里头遗址博物馆为研究对象,详细剖析二里头遗址博物馆设计建造的全过程。论文结合相关理论及二里头遗址博馆的实际建造过程,从材料地点性、文化性、象征的角度,材料表面与饰面的角度,材料建造逻辑、建构与非建构的角度对材料的文化表达、知觉表达、建造表达进行论述,讨论材料与知觉、空间、时间、文化、建造等方面的关系,希望能够对遗址博物馆材料建构表达设计做出积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