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齿墩掺气设施与台阶式溢洪道联合应用水力特性的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结了台阶式溢洪道的研究现状,提出用分流齿墩掺气设施给台阶式溢洪道掺气,研究了分流齿墩掺气设施与台阶式溢洪道联合应用的水力特性。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分流齿墩掺气设施的体型、设置位置、水流流态、射距和墩头压强特性;研究了分流齿墩下游台阶式溢洪道的水流流态、边墙水面线,最大压强冲击区域、台阶水平面、竖直面和沿程压强分布规律,台阶上的掺气浓度沿断面和沿程分布规律,分流齿墩掺气设施与台阶式溢洪道联合应用的消能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当水平掺气坎坡比为1:6.67,侧墙掺气坎坡比为1:11.76,收缩比为0.172,墩前未扰动断面佛劳德数为2.16~4.73时能满足滑行水流流态。   齿墩采用掺气分流墩墩头,墩头对水流有分割和梳齿作用,加剧了水流破碎,增进了掺气和消能效果,但同时也使得溢洪道边墙出现了水翅。试验表明,在设计水位以下,溢洪道边墙水翅较小,大于设计水位时,水翅高度增加。给出了水舌最大、最小射距和边墙水面线的计算公式。   齿墩迎水面压强略小于测点以上总水头;侧面在01=45°时出现负压,在切点附近负压最大,切点以后负压减小并趋于平稳,但齿墩属于超空化,不会发生空蚀破坏。在墩头顶部,水流亦发生分离,是否空蚀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水舌冲击区域,压强较大;在冲击区域以后,压强分布规律与单纯台阶式溢洪道相同。在台阶水平面,当xlb=0.3时出现压强极小值,当x/b=0.83时出现压强最大值,在凸角附近,压强有所减小。在台阶竖直面,当y/a=0.5时出现压强极小值,在y/a=0.5~0.75处压强回升后又有所减小,在凸角下缘出现负压。水平面和竖直面压强沿程分布呈大小交替出现。   台阶式溢洪道上的水流掺气浓度随坡度和佛劳德数的增大而增大,随通过分流齿墩掺气设施的水流流态不同而有所区别。当为齿墩流态时,水流掺气分为底部掺气区、楔形清水区、掺气发展区和充分掺气区。   沿程掺气浓度分布在Li/Ls=0.3以前较大,随后掺气浓度急剧下降;在Li/Ls=0.5~0.7以后,掺气浓度趋于平稳。当坡度为51.3°时,台阶式溢洪道上最小掺气浓度为6.92%,当坡度为30°时,台阶断面最小掺气浓度为2%。   分流齿墩掺气设施与台阶式溢洪道联合应用的消能效果大于水平掺气坎和单纯台阶式溢洪道,是一种消能效果好、掺气充分的消能设施。
其他文献
目前进行逆向建模所使用的设备中最多的是三维激光扫描仪,该设备的优点在于精度能够满足要求而且稳定性程度高。但是因为它的精度高和数据量大的特点,也使得它受到很多方面的
山西省古县东北地势高,山岭连绵重叠,地质和水文条件复杂,是山西省山洪灾害的频发区。本文以古县半干旱东庄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 Arcgis平台、HEC-DSS软件和HEC-HMS模型以及编制T
目的mRNA可变剪接是高等生物生命活动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基础。目前对mRNA转录后调控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我们的研究显示转移相关基因1(MTA1)结合了大量RNA调控蛋白,在n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