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兰西民族巾帼英雄贞德的事迹和传说,一直是欧洲众多文学艺术家兴趣的焦点和表现的对象,在文学与艺术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西方文学和艺术史上形成了一系列有关贞德的形象。贞德故事经历了史传记载、绘画、戏剧、小说、电影等多种途径,作品颇丰。这些作品不仅显示了文学艺术独特的魅力,而且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想意识提供了生动、丰富的材料。
在莎士比亚、席勒、阿·法朗士、马克·吐温和萧伯纳等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作家的创作中,贞德形象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反映出不同的思想倾向与美学意蕴。贞德最初以“女巫”或“宗教异端”的反面形象出现,后又通过“人间圣女”、“巾帼英雄”等正面形象被定型下来,成为西方文学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女性形象之一。本文拟以西方文学发展史为线索,对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笔下的贞德形象加以梳理,并运用主题学、形象学、女权主义批评等理论进行分析和阐释,剖析男性作家及其作品中的男权意识,由此引发对贞德形象的深入思考。
从莎士比亚笔下妖魔化的、具有奇怪神秘巫术的无耻荡妇,到马克·吐温心中那个完美无暇的女神,再到萧伯纳笔下的人间圣女,贞德的形象大大地丰富了文学的叙事层面;在臭名——美名——独立的形象演变过程中,贞德形象展现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们的文化心理轨迹,透过她可以看到西方社会自文艺复兴以来女性地位的变迁。
本文由引言和历史中、文学上贞德形象的演变,比较文学形象学视阈下的贞德形象,从女权主义角度解读贞德形象,以及从贞德形象透视女性地位的嬗变四部分组成。在研究方法上采取文本细读的方法,通过认真阅读作品和参考大量的文学史料,清晰地勾勒出贞德形象在西方文学中发展、演变的具体轨迹,更为重要的是在探索贞德由女巫——人间圣女转变的复杂原因的同时,剖析了贞德故事与时代、社会的密切联系。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时代的作家对故事的不同处理,来了解男性作家的心态、意向和立场,以及时代变迁对人物和故事所形成的影响。
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使我们对西方文学中贞德形象的发展、演变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对贞德形象的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