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上金融发展注重总量和外延的扩张性发展,在结构和质量的发展方式转变上,已较为严重的影响到中国金融效率的整体提高。在金融领域提倡可持续的发展观,一定要从提高金融效率基本的本质需求出发,重视金融结构的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态势的延续。在总结历史上对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一系列研究中,在考察金融结构的时候大多是从国家出发,而很少有将研究的方向锁定在单独的国家个体和国家的各个区域内部。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不平衡的严重性,在经济和金融的区域化的特征极其的明显,在中国的大区域划分下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与金融结构的发展模式的不平衡同时存在,在目前的经济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和制定上更是忽视了对于区域金融结构和经济结构差异的分析与研究,以及没有将金融结构的差异性因素考虑在范围之内,在整体上不仅仅会直接影响到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在更深远的意义上会进一步恶化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明显并使其进一步扩大,必将更会作用于金融的宏观调控和金融政策等相关改革的成果。本论文选择了中国金融结构和区域金融结构的差异性作为研究分析的分析视角与主题,致力于从实证的角度对中国目前的金融结构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基本的区域的差异性基本特征,从多元的视角分析衡量出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的三十年以经济与金融在结构变化和发展的差异,试回答中国金融结构的演进是否符合金融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关系的一般规律。在经济的发展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金融业务驱动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业务的创新中,金融监管体制的放松、金融资产的产权关系的复杂、资本市场波动、金融市场的道德风险的缺失、金融一体与自由化的因果关系等等方面。这些金融市场的新变化都促成了金融体系的全部创新,而金融体制和金融监管的滞后,没有跟上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创新步伐,有次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机和经济的动荡。金融危机与金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客观的反映了目前金融理论对实务界发展的不适应,全面地反映了金融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以及对经济金融发展中理论的缺失与需要。本文以金融学、金融资源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探究区域金融结构的发展与演进,进一步将金融市场结构和运行规则、金融结构下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以及国家的调控原则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和分析。在文中并以区域经济、区域金融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构建出区域金融结构以及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方法及框架结构,归纳出区域经济及区域金融结构的发展的路径及机理,为建立健全的区域金融结构和完成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而进行了一种全新视角的阐述。本论文以区域金融结构理论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区域金融结构的地区分布差异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分析,全面分析及研究了中国三大区域划分下的金融结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理,考查了区域划分下的金融体系中的金融资源的区域分布差异,及其对地区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增长的影响效应,揭示了区域金融结构的差异既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同样是该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现实结果和历史作用结果。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统计相相关数据得出,从中国“整体”的金融结构的差异性,以及东、中、西部差异的一系列的研究指标全面分析了区域金融结构的发展,金融机构的存贷款额度、区域资本市场的股票直接融资筹资、区域保费收入、区域资本市场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利用外资占比、金融机构组织等中国区域金融结构的差异性发展与演进的现状与特征事实,从而进一步论证中国区域金融结构的差异性形成的机理和社会、历史等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区域金融结构的差异发展与演进的分析中,得出了中国区域金融结构的差异性日趋扩大的发展情况,不仅仅是历史区域地理位置的原因和文化发展的脉络,也是由于政府经济的结构性调整以及市场效率优先的倾向性和市场失灵的作用下共同结果,得出中国区域金融结构的差异变迁的在本质上,是由一个政府的宏观经济制度主导,到区域地方政府制度主导,再到金融与经济主体主导的演进式的一种制度变迁过程。文章最后从区域分析的适度差异角度与金融结构的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提出可持续发展下的中国区域金结构调控的范式转换、调整路径途径与经济体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