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受干旱影响的半湿润地区生态和土地类型的逆向演替。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约有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还多,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人民币,因此沙漠化问题已成为阻碍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之一,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毛乌素沙区位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深居内陆,是我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而毛乌素沙地西南部又是其中沙漠化程度最为严重的地区,因此对毛乌素沙地西南部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非常显著的实践价值。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分析、野外调查、计算机处理方法和第四纪地层学等方法,分析两千年来在自然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人类活动的干预对毛乌素沙地变化的影响。通过历史文献记载分析在自然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毛乌素沙地西南缘沙漠化大致开始时间,以及沙漠化的大致进程;并结合毛乌素西南缘第四纪地层研究报告综合分析沙漠化原因,综合分析两千年来在人类活动频繁时期沙漠的变化以及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得出:明朝以前的沙漠化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明朝以后由于人口猛增、战争等原因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尤其是在清朝末期表现更为明显。另外本文还选取位于毛乌素沙漠西南缘的统万城、三岔河古城和北大池古城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古城为代用指标,通过其兴衰变化间接的反映古城周围环境的变化,综合历史文献分析以及野外考察和试验分析,也可以看出各个古城在建城之初当时周围已经开始有流沙出现了。本文通过野外考察,研究了毛乌素沙漠西南缘沙漠化现状,通过计算1977年和1986两个时间的沙漠化程度指数最后得出沙地西南缘的乌审旗、鄂前旗、定边县和靖边县沙漠化程度是加重的;并对二旗二县每年因沙漠化而造成的损失作了大致的估算,最后得出每年因沙漠化的经济损失约为42.510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为4.7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为37.81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远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这说明沙漠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后果是很严重的。研究表明,沙漠化强烈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自然条件不断恶化的基础上,人类高强度的不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沙漠化逆转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有意识的改造活动,因此本文在对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沙漠化发生发展的机制及二旗二县的沙漠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二旗二县的区域特征及沙漠化发展趋势,对土地沙漠化治理恢复有以下建议:控制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圈养禁牧,保护和恢复植被;改变某些地区单一的以粮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推广高效农业;调整不符合生态要求的土地利用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