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城市公园中分布广泛且极富魅力的构景要素之一,其形态、色泽、影像、声音、冷暖等自然属性的差异形成了湖海、江河、溪涧、飞瀑、潭渊、冰帘等变化多姿的水体环境,因此,适宜的水体形态,恰当的水体比例,因地制宜地创造符合场地特征的水景是造园中亘古不变的主题。本文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上海综合性公园作为水景调研对象,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从水体和水景两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归纳上海综合性公园水体类型特征、水体形态特征以及水景空间特征,以期为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水景改造建造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公园设计规范的补充和完善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有:(1)通过对水体类型的影响因素和在各功能区分布特征的定性分析,得出上海综合性公园水体类型特征为:整体呈现中西合璧的海派风格,使用频率从高到低的水体类型依次为点状滞水、面状滞水、点状喷水、线状流水、点状落水、线状落水;公园各功能区中观赏游览区应用的水体类型最多,其次是文化娱乐区,安静休息区最少。(2)水体形态部分主要对水体面积Y、水体岸线分形维度D1两个形态度量指标作定量分析。通过对水体面积与其影响因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上海综合性公园水体面积特征为:水体面积Y与公园总面积XA和绿化种植面积XG这两个因素有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221XA-0.775,Y=0.329XG-0.313,与其他影响因素无明显相关关系。水体面积比例y不受各因素的影响而维持在一定范围之内,根据《公园设计规范》中公园陆地面积用地比例规定,结合公园水体面积线性回归方程,求出y∈[19%,24.9%]。通过计算上海综合性公园水体岸线整体分维指数D1并与东部平原湖区自然湖泊岸线分维D2的对比得出上海综合性公园的水体岸线特征为:D1与A1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两者的拟合方程为Ln(L1)=0.6533Ln(A1)+0.8418, R2>0.80(L1指岸线长度,A1指水体面积),表明公园中自然式水体岸线具有自相似性;整体分型维度D1=1.3066>D2,说明公园中自然式水体的岸线曲折程度比天然湖泊岸线更为复杂,曲折度稳定性较天然湖泊岸线差。(3)水体伴生景观是水景特征的主体。根据人对水体的“感知”以及“心理私密程度”,将水体伴生景观限定在距水体水平距离40m的范围内。依据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的研究成果,结合12个上海综合性公园的实地调查结果,将水体伴生景观空间分为依托型空间和无依托型空间,并进一步从这两种空间类型与水体的位置关系、两者的组合方式、主要承载的活动类型以及对天气的适应能力等方面深入探讨,归纳总结基本模式。若不考虑与水体为相离关系的空间类型,12个上海综合性公园水体伴生景观以无依托型空间为主,无依托型空间岸线长度比例均值为60.7%,依托型空间岸线长度比例均值为39.3%。点线面三种水体伴生的景观环境中两种空间类型的分布也有所差异:点状水体伴生的景观环境中依托型空间岸线长度比例均值为34.4%,规则式点状水体伴生的景观环境以无依托型空间围合为主;线状水体伴生的景观环境中依托型空间岸线长度比例均值为33.8%;面状水体伴生的景观环境中依托型空间岸线长度比例均值为46.3%,比例较其他两种水体类型高。由于调查的样本数量有限,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选取的调查对象面积都为5公顷以上;二,地理区位都位于市中心;三,公园平面形状都接近方正,未涉及线状和复杂形状。所述不足以期在今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