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社会公认的突出问题,状况令人担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更关系到成千上万的未成年人的成长。与此同时,未成年人的生活已经和网络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犯罪趋势,一方面是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那么两者之间有没有联系?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联系呢?从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的视角观察,笔者发现网络与未成年人犯罪二者在现象上有着明显的关联性。网络究竟是怎样影响到未成年人的犯罪率的?网络引起了未成年人心理上的怎样变化?这些变化与犯罪又有怎样的关联。这些问题无疑与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理论密切相关。本文拟从网络与未成年人犯罪相关性的分析入手,试图能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一般研究作出贡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网络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性表现;第三章、网络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性解释;第四章、预防对策。论文第一部分是概述,包括与网络相关的未成年人犯罪的一般情况、主要特点以及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论文指出,网络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性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们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整体分析。只有从根本上弄清楚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在原因、根本原因,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同时,网络与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也是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论文第二部分是网络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性表现。网络影响未成年人犯罪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主要包括色情信息和暴力信息;二、上网交友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包括在网吧直接交友和网上交友;三、网络成瘾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主要是网络费用导致的财产犯罪;四、未成年人网络犯罪,包括通过网络进行的传统犯罪和狭义上的网络犯罪。论文第三部分是网络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性解释,这也是论文重点阐述的部分。论文借助犯罪学中犯罪原因理论中的若干假说解释了网络不良信息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性、上网不良交往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性、网络成瘾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性,同时结合未成年人心理特点解释了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原因。最后,论文指出,网络对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的阻断,也许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更为根本的因素。论文第四部分是预防网络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论文认为应当把教育、法治、和宏观机制构建作为预防网络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