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该研究可准确掌握一个地区景观资源的动态变化过程,对进一步开展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鼓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年和2007年两幅鼓山风景名胜区TM卫星影像图,运用现代GIS技术手段,在景观生态学软件FRAGSTATS支持下,得出鼓山风景名胜区平均斑块面积、平均斑块形状指数、斑块密度、破碎度指数、散布与毗邻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与均匀度指数等各种景观指标,进而对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进行生态分类、基本生态特征的描述、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分析和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发生景观变化的原因,为鼓山风景名胜区更好的发展生态旅游与景观规划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景观生态分类结果表明:在鼓山风景名胜区12类景观中,马尾松林景观面积远大于景区内其他11种景观类型,占据景区总面积的比例超过一半以上,在整个风景区的景观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马尾松林景观、针阔混交林景观和阔叶林景观是景区最大的3种景观类型,3类景观面积之和占整个风景区面积的79.01%;水体景观面积最小。整个鼓山风景名胜区有林地面积为4156.64 hm2,占景区面积的83.61%,整个景区植被覆盖率较高。2、景观要素斑块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鼓山风景名胜区12类景观要素的面积分布规律与周长分布规律相似,面积大的景观要素拥有的周长较大。各景观要素的面积、周长和拥有的斑块数分布不平衡。其中马尾松林景观的面积和周长最大,水体景观的面积和周长最小;针阔混交林景观拥有的斑块数最多,园地景观和水体景观拥有的斑块数最少。景观要素面积、周长和斑块数分布特征三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这主要与景观要素的破碎化程度有关。在鼓山风景名胜区中,各景观要素的破碎化程度差异显著。人为干扰较少的景观破碎化程度低、景观连通性好;而竹林景观和居民地景观等受到人为干扰强烈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比较高。3、对2001年和2007年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空间格局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年间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及均匀度等景观指标未有明显变化。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总体上保持不变,仍是天然马尾松林为基质景观,其它景观镶嵌其中的景观格局,但局部景观存在变化:(1)斑块面积变化分析表明:在景区的12类景观类型中,面积减少的景观类型为马尾松林、湿地松、农田与园地,面积增大的景观类型为柳杉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草丛、居民地、裸地,其中,灌草丛、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景观类型的面积增加量较大;(2)斑块形状变化分析表明:12类景观类型的MSI指数和MPFD指数变化幅度不大,大部分景观类型的MSI指数值和MPFD指数值均呈现减小的趋势;(3)斑块密度变化分析表明:居民地景观和竹林景观的斑块密度值增加较多,分别达到了10.68与8.72。园地景观和农田景观的斑块密度值减少较多,分别为5.59和6.51。这些斑块密度变化大的景观类型都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4)散布与毗邻指数变化分析结果显示:马尾松林景观的散布与毗邻指数最大,这也正好说明了马尾松林景观是研究区域分布最广的景观类型;居民地景观的散布与毗邻指数变化幅度最大,其数值从2001年的76.779增大到2007年的78.727,这表明在六年间居民地景观趋于分散比较明显,该研究结果与实地堪察结果相符。排除2006年“龙王”台风对鼓山风景区造成的影响,本研究认为从2001年到2007年,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发生局部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人为干扰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