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埕岛海域位于东营市北部的近岸的浅海海域。1885年黄河北迁通过山东境内流入渤海,并在随后一百多年内在入海河口处形成八个叶瓣三角洲,其中研究区位于(1953年~1976年)形成的两期叶瓣水下三角洲之上。1976年黄河改道清水沟,埕岛海区的沉积环境发生了显著改变,沉积格局由淤积变为侵蚀。在海流、波浪等水动力因素的影响下,海底微地貌形态广泛发育,浅地层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研究区水深范围1-20m,大多数井位海底微地貌类型多为平滑海底地貌。近10年的地质勘查资料表明,研究区海域表层为粉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和淤泥等4种沉积物类型,其中以粉土和粉质粘土为主。表层沉积物主要由黄河三角洲水下砂体和全新世海侵以来的浅海沉积物组成。表层沉积物的含水率、孔隙比和可塑性指标等物理性质指标由岸向海逐渐变大,变化趋势大体相同。压缩系数、抗剪强度和标贯击数等力学性质指标表明河口砂体的改造产物具有较好的工程性质。根据研究区内水深、地形地貌、地层分布特点和工程地质性质,将研究区分为Ⅰ区、Ⅱ区、Ⅲ区和Ⅳ区。Ⅰ区地形较平缓,浅部沉积物以粉质粘土为主,20m深度地层内有强度较大的粉土或粉砂层,滑坡、断陷等灾害性因素较少,属于研究区内稳定的区块;Ⅱ区有高差较小的沟槽或垅岗,表层沉积物性质差异较大,为较稳定的区块;Ⅲ区海底地形变化比较大,表层沉积物为强度较大的铁板砂,其下为软弱的粉质粘土,存在着严重的断陷、滑坡、冲蚀等灾害因素,为不稳定区块;Ⅳ区地形较平坦,表层一般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地质灾害因素较少,属于相对稳定区块。座底式平台适合在Ⅰ区作业,对于Ⅱ区和Ⅲ区座底式平台作业时应应充分考虑水深、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Ⅳ区水深较大不适合座底式平台作业。具大桩靴平台在Ⅰ区、Ⅱ区和Ⅳ区具有较好的适宜性,在Ⅲ区铁板砂较厚的区域就位时,应满足刺穿分析,同时避免在陡坡带或垅岗边缘地带就位。深插桩平台适合在各区就位,宜选择20-30m深度内的冲积相地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沟垅海底地貌和波浪、海流对海底平台桩腿的冲刷是影响工程适宜性的主要因素。在海洋工程实施前应充分了解和调查其规律及发展趋势,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避免海洋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